西樵山上,执笔重温启蒙描红;飞鸿故里,细看醒狮扑腾跳跃……近日,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派出的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审查认定工作组,在广东省、佛山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的陪同下,对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申报“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创建情况进行考察。 这是南海文旅资源积极“走出去”的又一次尝试。在“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背景下,借助高铁便利及区位优势,南海近几年积极向外推介文旅资源,以西樵山为中心的旅游目的地有望迎来更多境内外游客。
打造游学路线
向港澳学子展示岭南文化
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是指以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及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历史为主要形式,参与接待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业务的旅游景区、博物馆等旅游服务机构,以及与游学交流活动相关的中小学校和高等院校、民族工商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当天,审查认定工作组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询问、资料查阅、座谈交流调研等形式,先后走访了黄飞鸿狮艺武术馆、西樵山白云洞景区、南海博物馆、南海观音文化苑。
在黄飞鸿纪念馆,看着“狮子”在3米高台上扑腾跳跃,虽动作矫健,却也显得“惊险万分”。“这场表演很让我感动!”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高珣说,黄飞鸿是南海甚至世界的文化旅游名片,西樵抓住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并以此为切入点,把旅游与文化结合,开设有针对性的游学团,有亮点、有特色。
考察过程中,审查认定工作组对西樵山游学基地创建和游学旅游开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相关指导意见和建议。
“佛山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位置,西樵山是广东旅游的一张名片,申报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意义非常重大。”审查认定工作组组长李东倜表示,西樵的旅游文化建设走在全省的前列,希望接下来西樵山森林公园的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的建设更趋系统化、专业化、国际化。
对此,南海区文化体育局副局长邵凯健表示,南海将继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港澳青少年游学质量,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赴西樵山游学,深化粤港澳三地的文化旅游的交流与合作。
其实,西樵已拥有数个成熟、市场接受度高的游学产品、游学路线,并在港澳地区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及良好的口碑。其中,“南海黄飞鸿功夫文化体验之旅”游学团属众游学产品中的佼佼者。
该游学团于2013年推出市场,行程融合了南海传统文化和城市发展,让学员在全身心参与、体验过程中充分感受南海功夫和龙狮文化魅力、人文精神、乡土风情和自然生态,体会岭南文化和南粤名山文化精髓,深受港澳学员的喜欢。
走向国际市场
吸引“一带一路”沿线游客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南海提出要积极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事实上,南海与港澳之间在旅游方面的合作由来已久、交流密切。
除了组织旅游企业每年参加港澳地区举办的旅游展会之外,南海还联合港澳地区力推“一程多站”旅游线路,把南海的旅游资源与港澳的旅游产品深度融合,打造成国内外游客喜爱的岭南文化、中国功夫文化等主题旅游线路。
近年,南海与香港合作共建旅游发展平台,积极联合香港赴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举办旅游推介活动,逐步将南海旅游推向国际旅游市场。
201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南海区旅游局携手香港入境旅游接待协会,组织大规模的海外买家团到南海考察旅游资源、参加业界交流活动。买家主要来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5个国家和香港地区,将近200人,代表了190多家当地的旅行社。
“这是我第二次来南海考察,我非常喜欢南海的风景。”在参观完黄飞鸿狮艺武术馆、国艺影视城、松塘翰林村等南海旅游景点后,印度最大的个人定制旅游网“make my trip”公司副经理harsh bhasin表示,回国后他将在他们的“一程多站”旅游产品中重点推介南海的旅游路线。
今年6月上旬,南海区“功夫之旅”旅游文化推介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不少英国观众在一睹南海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后,表示希望到南海“深度旅游”。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高地,南海还挖掘和活化利用舞狮、武术、理学、美食等文化资源优势,连续举办了“黄飞鸿杯”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西樵山马拉松系列赛、世界洪拳赛、亚洲名厨精英汇、理学名山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并成功地把这些品牌活动塑造成了传播岭南文化的纽带和窗口,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休闲体验。
撬动内地客流
粤桂黔高铁沿线率先发力
以西樵山为代表的南海旅游资源,不仅努力向港澳市场进军,还借高铁的便利,招徕粤桂黔乃至泛珠三角的游客。
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的合作中,旅游产业的合作被公认为是可最先发力、最先收效,并带动其他产业合作的。事实也是如此。
贵广高铁开通还不到半年,佛山就跨省组织了旅游(经贸)推介会,先后到贵阳、南宁推介佛山的旅游资源。南海旅游资源是其中的主角,西樵醒狮更是其中的亮点。不论在贵阳还是南宁,铿锵有力的鼓声和惊险刺激的舞狮,都唤起了不少来宾到佛山旅游的兴趣。
不论是山水景观、气候特征,还是民俗风情、地方文化,佛山与黔桂城市都有较强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佛山人向往贵州的神秘、广西的秀丽,同样,贵州人、广西人也喜欢佛山的武术等文化。
贵州神州旅行社有限公司经营广东旅游线路多年,是长隆旅游度假区贵州指定代理商。公司负责人说:“佛山在贵阳市民心目中有三张名片,南拳、醒狮、观音。”不难发现,这三张名片都集中在西樵山。
“‘大暑小暑,有米懒煮’,祝游客们身体健康。”2016年7月23日,“大暑”节气,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在西樵山观音文化苑为来自广西的游客送上解暑汤,与游客一起开怀共饮。
当天,来自广西南宁、柳州、桂林超600人的旅游专列首发团来到南海体验岭南文化,西樵山举办“中华二十四节气”养生文化讲坛,邀请了“名山、名医、名药、名厨”四大领域的杰出代表,分别就西樵山文化与历史、大暑节气养生知识、消暑汤的选料及其配搭效用、食材选购与制作技巧进行了讲解,并现场烹制了消暑汤。
这是粤桂黔七大联盟成立后,南海为推动三地旅游合作而举办的一个重点活动。
从2016年大暑到2017年小暑,南海的旅游品牌活动吸引了多个粤桂黔高铁沿线城市的大型旅行团参加,来自桂黔地区的游客数量出现大幅增长。其中,接待贵州游客同比增长45.85%,接待广西游客同比增长36.48%。
2017年,南海完成粤桂黔高铁旅游地图、旅游手册制作,分发到沿线各景区、星级酒店等,合计8万份;今年计划进行改版,印制派发10万份。佛山西站将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用于咨询、宣传、非遗展示、手信售卖等。越来越多来自泛珠区域的游客将领略南海的山水和文化。
■相关
“西樵醒狮”代表省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广东省文化厅日前发布命名文件,佛山“西樵醒狮”“石湾陶艺”“杏坛水乡民俗”3个申报项目成功脱颖而出,荣获2018—2020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佛山三个项目在全省43个入选项目中占了珍贵的3席,入选数量仅次于广州。其中,“西樵醒狮”更被省文化厅推选代表广东省参评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南海是醒狮的发源地,西樵更素有“龙狮源地、飞鸿故里”之美誉。富有民间传统渊源的醒狮活动,早在隋唐就已成形,明清年间盛行。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在西樵镇政府和多方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西樵龙狮运动、醒狮生菜会等传统活动促进了各路醒狮团队的发展,吸引了广州、佛山、中山、东莞、肇庆等周边地区的醒狮队伍前来同庆,龙狮运动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2001年,西樵镇尝试举办狮艺邀请赛,首次冠名“黄飞鸿杯”。2003年融入水上桩元素,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狮竞技品牌。2009年,首创双桩阵与双狮擂台对打。2010年融入新桩阵共有82支桩,难度再升级。
西樵镇经过十多年对南狮文化的执着坚守和探索创新,西樵的南狮运动逐步演变成为一项融合民俗与体育、文化与旅游、竞技与艺术、人文赛事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民间体育艺术,成长为一项植根本土狮艺武术文化的特色品牌赛事,成为全国范围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知名度的赛事品牌。在2015年至2016年,cctv贺岁杯狮王争霸赛也在此举办并受到中央电视台直播。2016年,西樵山狮王争霸赛更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
发展至今,西樵32个村和社区均有自己的龙狮队伍,每逢重大节日和喜庆场面,这些民间狮队发挥着重要的文化职能作用。
自2014年开始,民乐小学多次登上央视,让全国人民群众欣赏到岭南独有的“南狮”文化,通过央视舞台传播到全国各地。通过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来浸润孩子们心灵的最好呈现,体现了“樵山教育,有位品质”的理念。
除此以外,作为广东唯一一个黄飞鸿武术南狮传承基地——西樵黄飞鸿狮艺武术馆已经连续举办了17届暑期夏令营,培育了近2000名“少年黄飞鸿”。
视频|上海等你来!90秒尽览“升级版”浦江夜景
家长注意!江阳区2018中小学招生方案出炉
李荐国到涟源市杨市镇调研特色小镇建设
保定建行定兴支行成功投放“新一代”云税贷近400万元
消防安全进西善桥社区 普及知识保平安
西樵山创建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南海旅游资源积极“走出去”
宣木瓜赏花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关于下达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的通知
市地病办组织开展全市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工作督查
金普新区: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日照: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日照路径
冷水滩公安分局开展集中清查行动并取得突出战果
黑龙江省邮政管理局市场处领导调研指导黑河市邮政管理局工作
阎良区副区长樊增文开展铁腕治霾专项检查
津巴布韦DUBE教授到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访问交流
月湖区纪委“严把三关”确保廉洁过春节
宋海明:抓实抓好重点工作 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位次前移
濠塘社区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巴中女司机开车撞倒爷孙三人 7岁男孩不幸身亡
第一书记在基层 临沂平邑贫困村吃上了“旅游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