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有汉、满、蒙、回、朝鲜、锡伯等29个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风情。再加上与朝鲜隔江相望,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异国情调享誉省内外。近年来,我市除了自然资源以外,民俗风情和文化也已经渗透到旅游中。在丹东,随处都可以领略到满族、朝鲜族风情。随着龙王庙镇锡伯族历史博物馆对外开放,我市又多了一处民族文化景区。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随着民俗文化游资源的不断开发,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八旗山水谣 展现满族文化
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景区是一处避暑胜地,慕名而来的游客都被这里的自然风景和优质的空气质量所吸引。2012年,大型民族歌舞剧八旗山水谣的正式演出,让游客除了可以欣赏自然美景外,更可以体验一场民族文化之旅。
八旗山水谣总导演孙奇告诉记者,这几年,景区通过举办满族婚礼巡游、八旗山水谣大型民俗歌舞、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展演等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此观光。八旗山水谣为美丽的青山绿水平添了一抹迷人的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八旗山水谣歌舞剧的演员全部都是当地农民。在歌舞剧中,无论是祭祀、抓鼓、民族婚礼表演、喜歌,还是白山黑水间的萨满传说,都是对民族文化的追忆、珍藏和传承。从2012年至今,每一场表演都座无虚席,已经有近50万游客欣赏过这一气势恢宏的盛大演出。
朝鲜族民俗吸引众多游客体验式游玩
三道湾朝鲜民俗村在中朝边境和辽吉两省及丹东、集安、本溪三市交界处的宽甸下露河朝鲜族乡。三道河朝鲜族民俗度假村是我市民俗文化旅游的特色景点之一,全村28户人家全都是朝鲜族,原汁原味地演绎着朝鲜族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为了把民俗文化传承和保护下来,他们收集了大量文物,每天进行民俗表演,再现打糕、泡菜、织布、打草鞋等传统制作工艺。度假村从2011年成立至今,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省内外游客前来。尽管这里距离丹东市区180多公里,可旅游旺季客房天天爆满,不少游客一年能来三四次。度假村负责人宫女士说,这几年,度假村每年都能接待中外游客一万余人,真正将文化与旅游融合了起来。
锡伯族博物馆展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从2017年5月开馆至今,坐落于东港市龙王庙镇的丹东市锡伯族民俗博物馆已经接待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据悉,该馆为丹东地区首家民俗博物馆,其主体构造全部按照锡伯族建筑风格设计,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共三层。一二层为民俗展览主展厅,分为民族起源、南迁历史、锡伯家庙、西迁壮歌、风俗习惯、民俗作品、射箭体验、非遗展示等12大主题展区。馆内展出的锡伯族特色文物均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而来。
龙王庙镇是丹东地区最大的锡伯族集聚地,拥有6个锡伯族村,常住人口达4600余人。该镇始终坚持挖掘和保护民族风俗,传承特色文化,具有锡伯族特色的锡伯族祭奠祖先、家庭聚餐、抹黑节、西迁节、灯官秧歌等一大批特色民俗文化传承至今。今年,龙王庙镇还成功跻身辽宁省首批特色乡镇行列。
这几年,随着我市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文化成为不少景区大力发展的项目。辽东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郑辽吉认为,旅游业与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保存和发扬当地特有的文化,还对本地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不少景区的当地居民也依托旅游文化的发展,无论是物质生活质量还是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和改善。未来,我市还应以全域旅游新理念谋划旅游业发展新模式,将本土特有的文化特色渗透到旅游中,开展多种多样的旅游形式,吸引八方游客前来体验。
记者 姜慕馨
大张楼镇关注留守妇女推进灾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军运会筹备工作情况
《倍增企业系列报道五》创新驱动发展 正扬电子实现更高质量倍增
五寨:歌舞庆元宵 移风易俗让年味更浓
舞台剧《黎明之街》在宜完美落幕
民俗游成丹东旅游新亮点
我区组织收看全市奖励兑现大会
宁国开发区全力支持产业“梯队型”发展
茂名5月份空气质量全省第一
东莞武师扬威海外 力克群雄勇夺桂冠
人民网:宜春市安委会检查组深入樟树交警大队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2018年省"公考"举行 宿迁招录522人 报名与录用平均比例为34:1
首次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昨开考 南通2354人参加“机考”
市民足不出户办事 海口释放治理能力“现代化红利”
星湖苑一期B栋楼顶露台搭盖 4处全被拆除
洛阳环保管控措施效果初现
我委全面部署2018绍兴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工作
广昌快速有效应对一起滑坡险情
市海洋与渔业局领导到第一书记帮扶村走访慰问贫困户
孟津白鹤镇联合黄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开展“迎新春送温暖”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