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滨州他成了121个孩子的“爸爸”

有孩子深夜生病了,他爬起来就带着去医院就医;有孩子头发长了,他带着去理发店剪头发;有孩子想家了,他坐在床边耐心的安慰;有孩子衣服蹭破了,他拿起针一点一点缝好……他是青海籍教师冶成彪,现在是滨州市第一中学高中民族班的生活辅导员。2015年滨州市第一中学承担山东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北州内地高中办班任务,在滨州市特别设立了内地高中民族班,冶成彪和妻子成了照顾这些青海学生的生活辅导员,那一年他50岁,妻子46岁。
>>>来滨州那一年 独生女儿刚好毕业
冶成彪来滨州之前,曾是青海省海北州的一名高中化学老师,放弃自己的教学生涯去异地做一名生活辅导员,他是做过一番心理斗争的。“年轻的老师不愿意来,年纪大的需要帮着子女照看孩子,我的孩子还没结婚暂时不需要我们,综合考虑我是最符合条件的。”冶成彪说,学校安排驻滨教师的条件里边还有一条是配偶也要是教师,也要跟着来,“我和妻子都符合条件,这可能是我和滨州的缘分。”
冶成彪和妻子收拾行囊踏上了来滨的火车,那时,女儿刚好大学毕业。“她一毕业就去考公务员了,挺争气,第一次就考上了,我们也没怎么管她。”冶成彪的话里有骄傲,也有愧疚,“我女儿去年结婚了,我们请假回去参加了她的婚礼。”
来滨州的三年里,冶成彪和妻子每天都很忙,但只要一有空,他们就和女儿通视频电话,向弟弟询问下70多岁母亲的情况。
>>>照顾121个孩子的生活起居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自2015年开始,滨州市第一中学每年都会增加一个内地高中民族班,每个班40个人左右,目前已有高一、高二、高三的121个学生。“县里中考的前40名学生才能来这边上学,所以孩子们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学习都很努力。”冶成彪说,孩子们学习方面基本不用督促,只是生活上需要照顾的地方有很多。
从高原地区来到平原地带,饮食、气候等各方面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高一学生问题更多一些,有不少学生刚来的时候由于水土不服会拉肚子,还有的吃不惯这边的饭,也有的孩子想家想的每天都哭。”冶成彪笑着说,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他和妻子起初有些手忙脚乱,要照顾121个孩子的生活起居,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缝缝补补、帮着买东西这都是小事,有时候晚上有孩子生病了就得赶紧带着去医院看病,孩子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都得管。”冶成彪像孩子们的父亲一样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为了方便带孩子们出门,冶成彪花了3400元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孩子们出校门的机会少,只要出来我就用电动车带着他们看看学校外面的样子。我现在对滨州已经很熟了,学校周边有哪些超市、医院、理发店什么的我都清楚,这几年我都跑遍了”。
>>>滨州人的热情 让他备感温暖
同样是背井离乡,冶成彪也有想家的时候,但滨州人的热情好客让他备感温暖。“这里的人很好,在许多方面都非常照顾我们,我心里是很感激的。”冶成彪感慨道,学校为了照顾他们青海人的饮食,特意请了两个甘肃师傅为他们做家乡菜,得知孩子们想吃水果,学校又决定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为孩子们发放水果,并保证孩子们每天都能喝到牛奶。
让冶成彪记忆深刻的,还有一位市老年大学的侯秀芳女士。“有一次我们一个孩子的妈妈从青海赶过来,带孩子去理发店剪头发的时候认识了侯秀芳女士,自那以后他们就走动得非常密切,侯秀芳还认这个孩子做了干儿子,每个月都会来学校给他送吃的,带他出去吃饭。”冶成彪说,在他的记忆里,曾受到过许多滨州人的帮助,即便两年后他就要退休回到青海,这份感激之情他永远不会忘记。

市文广新局召开全市文化市场工作会议
周宁工商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湖南省教育基金会今年2000余万元实施3大公益项目
1号爆料|中房世纪一业主装修疑似砸穿承重墙,钢筋结构外露
【金湾】中央扫黑除恶第8督导组进驻广东省督导 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
在滨州他成了121个孩子的“爸爸”
杭州市民卡推出新版长者卡
黄琪玉率队来莆开展河道保护执法检查
犍为县粮食局多措并举抓好“五一”粮油食品安全工作
我市持续开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工作
大厂县举办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培训会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市委宣讲团走进文峰区
宁波建筑业产值4600亿元 规模位居全省第二
祁县斥资5000万元建玻璃艺术主题公园
姜堰实行项目预评估机制
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中山分厅维护通知
我镇铺开“散乱污”企业拉网式摸查行动
宝塔区召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清产核资工作推进会
团风法院与扶贫驻点村结对开展10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市农业局组织参加全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