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节当天,黎云进行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无偿献血。
日前,市中心血站工会主席黎云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他是此次获奖的6人当中,既是血站工作人员又是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唯一一位。
1998年,国家颁布实施 《献血法》。这年,黎云从部队转业到市中心血站,一干就是20年。长期以来,他负责血站宣传、血源工作。为了保障惠州临床用血,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想尽办法摸索出无偿献血的惠州模式,和各方人士共同组建惠州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带动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无偿献血行列。
无偿献血78次是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量最多员工
今年的“八一”建军节,黎云坐在捐血椅上,无偿献血400毫升。当鲜红的血液流出时,他高兴地说:“今天是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既是建军节,也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献血。”黎云说,他快到《献血法》规定捐献的最大年龄了。
1998年,黎云从部队转业到市中心血站的第一天,就参加了无偿献血。当年,正好是国家实施《献血法》第一年。从那时起,他和无偿献血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血站员工,20年来他坚持不懈地无偿献血。至今,他已无偿献血78次,累计无偿献血量28600毫升,是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量最多的员工。他还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级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国家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等称号。
想方设法宣传无偿献血解决血源问题
黎云刚到血站工作时发现,不少市民对无偿献血不了解,主动无偿献血的市民不多。当时一年采血量还不足5吨,满足不了我市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
黎云开始是血站办公室负责人,负责宣传等工作。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无偿献血,他整理派发一大批无偿献血宣传单张,邀请媒体宣传报道,自己写文章投到各新闻媒体宣传。“当时很辛苦,白天上街头、下工厂、到乡镇采血,晚上熬夜写宣传文章。”为此,他还创办了一份 《惠州献血》报 (粤内登字l第03363号)。
负责血源科工作时,他大胆创新,摸索出一套无偿献血惠州模式:以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为主,以团体招募无偿献血为辅,以应急无偿献血为补。通过增设捐血点,把采血车开上街头和开进乡镇、企业、工厂、学校和部队,增设夜间献血服务和周末献血服务等措施,解决血源问题。
2006年,包括黎云在内的多方人士共同发起成立了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如今,该队发展到800多人,11名志愿者荣获“广东好人”“惠州好人”称号,吸引很多爱心市民加入无偿献血行列。2016年,黎云担任该队大队长,更加身体力行地投入无偿献血事业。
黎云告诉记者,这些年,经过各方的努力,我市的无偿献血人数和献血量逐年攀升,无偿献血量达到25吨,目前排名全省第四。惠州7次获“广东省无偿献血先进市”,6次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称号。十几年来,惠州供血平稳,完全满足了我市临床医疗急救用血。“我骄傲,我为惠州无偿献血事业尽了一份力!”黎云说。
对话
遇到困难没退缩过
记者:无偿献血工作生涯当中,什么时候是最艰难的?
黎云:最艰难时是 《献血法》颁布之初,很多市民不接受、不了解,参与无偿献血的人很少,我们工作量和难度非常大,很焦虑着急,常常要加班加点,半夜才下班,非常辛苦。但是这项工作非常重要,遇到困难我们没有退缩过,总是想方设法解决。
记者:既是血站工作人员又是志愿者,对无偿献血有什么特别感受?
黎云:作为血站员工,我们要带头无偿献血;作为志愿者,我们要有奉献精神。这两者要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得更好、才更有说服力。志愿者和普通市民才能以我们为榜样,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记者:您是如何保持工作热情的?
黎云:首先要保持不断学习的热情,深入了解自己的工作;其次经常深入一线,和志愿者、无偿献血者保持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最后和一线采血工作人员一起去采血,掌握工作的基本情况。做到这些,工作中才能不断创新,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方莲花 通讯员黄文晅 湛玉武
大连地铁吉祥物征集活动进入评审阶段
市区至珠海机场城际轨道交通横琴至机场段暨金海大桥项目启动仪式昨举行 国内首座公铁合建斜拉桥开工
儿童消防安全常识指南
全市脱贫攻坚第七次推进会议举行
我市部署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
惠州市民黎云获国家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
“试验田”里 34万农民的“红利”熟了
市公路部门:第一时间确保干线公路安全通行
短时强降雨致梅城多处水浸街 兴宁降雨量达81毫米
第二场“彩色周末”在体育公园演出
市疾控:平战结合,常备不懈--我中心参加2017年省鼠疫防控卫生应急演练(桌面推演)
孩子遭遇欺凌,家长如何处理?
王健来仙海区沉香社区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野外考察遇难 遗体已全部找到
带动农民增收脱贫
厦门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 今年一季度实现增加值575.83亿
海州街道:双龙社区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宣传活动
丁立人延续“和棋之旅”
我市与腾讯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加快建设“智慧黄石”
乳山市“体彩杯”中小学生排球联赛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