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姑娘的扶贫故事

记者 张贵锋 通讯员 郝芳艺
图为李媛在收集农户资料。(记者 张贵锋 摄)
李媛出生在新疆博州,2015年大学毕业后,参加湖北省对口援疆招聘考试,被建始县就业局录用。从此,新疆姑娘与建始结缘。
“志愿加入精准扶贫工作队,为精准扶贫工作挥洒青春,贡献热情,奉献力量……”2月27日,李媛第一个申请加入精准扶贫“尖刀班”。
李媛递交“请战书”后,单位领导劝导她:“你家在新疆,还未成家,村里条件艰苦,你还是留在办公室工作,也方便解决个人问题。”
“建始就是我的家,进‘尖刀班’就是为自家做事,扶贫就是我最大的个人问题。”李媛坚持自己的意愿,来到红岩寺镇桃园村,成为一名驻村“尖刀班”干部。
第一次入户开群众会,会场特别安静,她窃喜。可随行的村干部告诉她,群众没听懂她说的啥。第一次走访,脚上磨出水泡,第一次与贫困户聊天,群众称她“领导”……
“尖刀班”引进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在村里规划种植130亩猕猴桃。不管怎么做工作,四组贫困户万建平就是不种。李媛往他家连跑四天,宣讲政策,告诉他田间还可以套种药材,并以村里的猕猴桃种植大户为例,帮他算收入账。
一次,李媛正在万建平家和他母亲拉家常,学校老师突然打电话说,孩子病了,需要家长紧急送往医院。李媛一听,马上开车去学校,帮他把孩子送到医院就诊。
万建平终于被打动了,“李同志这么热心,我听你的。”万建平不仅自己种,还当起义务宣传员,再也不跟扶贫干部唱反调了。
李媛苦练基本功,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尖刀班”队员。
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熟悉村情。不熟悉路,就找来村里的手绘地形图,挨家挨户走访,收集整理农户家庭资料。
第二,就是掌握政策。她找来近三年的政策资料,仔细梳理,认真研读,并将村民的难题进行分类,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受到乡亲们一致好评。
“记忆中小时候为一口水,父亲天不亮就去河里挑水!”
“谢谢你为我们三、四组做出的努力!”
这是桃源村三、四组村民发给李媛的微信。7月,三、四组的饮水工程终于竣工。为了清理水池,李媛卷起裤脚,跟大伙一起下到10来米深的水池中清淤。7个小时下来,李媛浑身都是泥,拎着铁锹的胳膊直打颤。
7月底,眼看地里的玉米就要丰收了,不料遭受风灾。李媛迅速赶往受灾点,与村民一起开展生产自救,抢收被吹伏的嫩包谷,尽可能减少村民损失。
“我是一名普通的‘尖刀班’干部,所做的都是我觉得应该做和想做的事,希望将来能够做得更多、更好。”李媛的话语朴实而又坚定。

吉首传达学习《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
“一字之差”,被罚16万元
三元区“三抓三重”推进工业污染专项治理
市一小扬帆中队走进上饶军分区干休所为百岁老红军送温暖
双塔区卫生监督所“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全面启动
新疆姑娘的扶贫故事
临沂紫玮运动俱乐部队员喜获全国羽毛球赛第五名
姚永红到新皂镇调研科技物流产业园建设工作
揭西县: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中央环保督察组到我市开展环保督察“回头看”现场督导要求
讲述支教感人故事 宝文理首部原创话剧《桃花坪》上演
精心布局 上下一心 共谱韶关发展大文章
市交通运输局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促农民脱贫致富
长安区委书记王青峰调研“书香之城”建设 用“书香”彰显长安文化内涵
大西幼畅和:甜甜的糖果
江山担保中心开通专利权质押担保
漳墩白茶开采茶农笑颜逐放
学生突患骨瘤 老师慷慨解囊 他是学生心目中"难得的好人"
淮安区推动农村环境水平再提升
让每个农民工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