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些“拗口术语” 多些“群众用语”


罗志华
“原先,我看到‘基本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这个名称,根本不知道这就是常说的‘工龄’。现在,工作人员将审批事项中一些‘拗口术语’转化为‘群众用语’。这个小小的改变,为我们带来了大大的方便。”对于宁波奉化区行政服务中心这一“接地气”举措,前来办事的群众连连点赞。
政府机关的总结、汇报、发言等公文,总离不开一些专业术语,工作人员的日常交流,也喜欢这些专业术语,因为这些术语很具有概括性,用群众常用的口语较难表达。比如说人口指标中的人口出生率、妇女总和生育率等专用名词若用平时的语言表达,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还表达不清楚。群众来办理二孩或三孩生育证,通常被称为再生育审批,这个概括性的用词包含二孩和三孩等多孩审批,因而更为严谨。
但事情也有另一面。在机关呆得久了,长期耳濡目染,说话也喜欢带上术语,形成一定的范式。有些工作人员在面对群众时,一时很难转换,一不留神就说出了专用术语,这会给办事的群众带来许多困扰和麻烦。比如工作人员要求群众来窗口办理再生育审批,或者与报医疗费的群众计算住院起付线,或者把“二手房”说成“存量房”,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说成“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核准支付”等,都会让群众一时半会摸不着头脑,往往导致办事者多跑“冤枉路”,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影响到政策的落地。
更有甚者,个别干部有时还会故意使用专业术语和生僻词,说话不分对象,开口全是套路,自己虽然说得头头是道,群众却听得满头雾水。也有干部对群众用语知道的不多,或者没有掌握与群众交流的技巧,要么张不开嘴,要么张口就是官腔和术语。群众因语言不通有了生疏感,双方就很难产生亲和力。
少些“拗口术语”,多些“群众用语”,是走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不仅办事窗口如此,平时的交流也应如此。把官方语言留在机关,与群众接触时改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应该成为机关干部的一项办事准则、工作标准。尤其在讲究工作效率和注重方便群众的当前,尽量少用“拗口术语”,多用接地气的语言与群众交流,更应该当作干部的一种基本素养。

2018年下半年自学考试即将开始 吉安市设两考点
在学思践悟中前行——恩施市赴广东浙江考察及招商引资侧记
行冰踏雪送温暖 除夕慰问共迎春
市区公园路奎山河段人行道破烂不堪
仲兴乡团委学习宣传贯彻团十八大精神
少些“拗口术语” 多些“群众用语”
刷单诈骗大学生 警方抓获嫌疑人
省交管局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观摩组来滕观摩
传递税收资讯宣传税法知识
宜宾市珙县加强执法检查 推进水利依法行政
武陵源军地坪派出所抓获一名网上逃犯和一名临时布控人员
多重原因致海口菜价波动 菜篮子增摊位保供稳价
全市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工作会议召开
您辛苦了!
冰城消费结构均衡升级哈长城市群消费活力指数发布
​全市经信商务工作会召开 部署今年重点工作
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保洁员安全作业的通知
严抓“源头超载”吉首专项整治非法改拼装车辆
“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2018” 经贸考察到滨州
【听见马克思】从世界大变局看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