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故事(三)纳溪:产业扶贫 户均增收2000元

  大渡口镇太和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2017年,该村通过“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模式,集中发展了500亩藤椒基地,今年藤椒已经挂果,按照亩产100斤,每斤7元的回收价计算,合作社就有近35万元的收益。30户脱贫户也能实现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
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第一书记张希孟表示:“今年我们准备建成的基础上再发展500亩,同时积极动员散户,进行发展花椒产业,全村412户和64户脱贫户达到每户一亩的花椒基地的规模。”
跟太和村一样,护国镇德红村通过引进四川大里特早茶有限公司,让当地的贫困户增加了收入。
纳溪区护国镇德红村村民张灯泉表示:“以前我就砍点竹子、喂点猪 一年收入有4000-5000元,现在每年2-3万元,土地流转给他们,现在我脱贫了我很高兴。”
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德红村第一书记杨洪富表示:“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到2017年底,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现在的户均收入全部达标。”
而位于打古镇最边远的会龙村则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药材、茶叶、经果林等产业,让村民从中得到实惠。
纳溪区打古镇会龙村第一书记周平表示:“在2018年137名贫困户人均分红达1000元,远远高于脱贫标准。”
为精准把握“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纳溪区紧紧抓住产业和就业扶贫这个关键点,依托茶、竹、旅游等 产业,推进工农融合和农旅融合,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有1至2个扶贫产业。
泸州市纳溪区委副书记熊杰表示:“每个贫困村有主导产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扶贫产业项目 通过产业扶贫,在全区的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用青春之歌礼赞新时代
山东加快推进文化立法进程
新一轮降雨天气即将来临梅雨季节要注意这些……
资中县“建、搭、创、拓”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
省矿山安全专业委员会对我市进行专项考评
脱贫故事(三)纳溪:产业扶贫 户均增收2000元
我市将严格执行污水排放标准
桓仁县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
潼关县被命名为省级环保模范县城
我市开展春节期间打击走私联合行动
延长县四套班子领导现场观摩全县重点项目工作建设
咸宁市城管执法委一大队维护春节期间市容秩序
又俘获一批少女心!颜值爆表的“彩虹”吐司杭州也可以吃到
惠州租房将纳入积分入读公办学校计分项 征求您意见
辰溪:开展平安交通百日行动
台州市住房公积金2018年(第1期)竞争性存放中标公示
潮安区汇聚志愿者服务队力量参与禁毒
2017第三届中国品牌经济年会在我市举行
韶山市清溪镇:“一村(社区)一品”擦亮党建品牌
我市推进行政审批服务落地动真格  15个市直单位被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