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年初二,家住萧县马井镇的任淑芳一大早就开始张罗饭菜,烧蘑菇鸡、炖鱼、蒸千子、包水饺,全是家乡菜。“还是在家过年有年味啊!”任淑芳高兴地说。
二孩政策放开后,在北京工作的儿子有了二宝。55岁的任淑芳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乡,前往北京照顾两个孙子,开始了“老漂族”的生活。
刚到北京时,任淑芳有点不适应。“楼房屋顶太矮,老是觉得闷;屋里灯太亮,晃眼;大街上车也多,晚上太吵,刚来的头几晚都没睡好觉。我还是觉得农村的院子好,安静、不吵闹,有时候做梦都能梦见老家的房子,还有院子里种的菜。”任淑芳说,“每次回北京都要从家里带上土鸡、土鸡蛋、腊肠和辣椒酱,吃完了就想着再回老家带,只有吃着家里的特产,饭才更香。”任淑芳吃不惯北京的饭菜,什么东西都是老家的好,从萧县到北京,几乎把整个厨房都搬去,20斤面粉、30个鸡蛋、一袋花生、一袋绿豆、一袋黄豆,还有剁好的鸡肉、自己炸的鱼、一包老家的蔬菜种子……
平时,儿子儿媳上班早出晚归,任淑芳既要带孩子又要买菜做饭,总觉得缺点什么,“在北京一个朋友都没有,当年支持孩子‘北漂’,如今自己却不得不沦为‘老漂’”。去年春节,任淑芬的老伴独自一人在萧县过年。“熟人都在老家,在北京过年真没啥年味。”她说,等孩子大点了还是回老家生活,“在北京没有归属感。”
对任淑芳来说,在北京有两条路最为熟悉,一条是从家到大孙子幼儿园的路,步行要20分钟;一条是从家到菜市场的路,步行8分钟。“我现在就两个任务,买菜做饭,看孩子。”她说,在陌生的城市,大部分时间都很少出门。
“今年春节好了,小孙子大点了,能带出远门了,儿子儿媳、两个孙子和我一起回老家过年,一家人团团圆圆,真好!不过,春节过后,我和老伴都要离开家乡了,女儿的二宝预产期在3月底,老伴要到南京帮女儿带孩子,我还得回北京。”任淑芳调侃说,“我们真成了‘牛郎织女’呀……” 记者 刘晓琼
高县罗场工商所纠正“四风”
天心区征收办组织观看十九大直播 及时深入学习、领悟十九大报告精神
潮南区“互联网+”促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黄子韬追自己新剧入戏太深 喊话要拉黑郭品超
滨州市召开“两代表一委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情况通报会议
二孩时代的城市“老漂族”
“春舞鹤城”齐市第四届舞蹈节大中专生舞台舞蹈创作大赛举行
郑元畅挑战“非典型”学霸
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南明区二戈寨社区开展重阳敬老包饺子活动
“中国诗人印象”采风团走进普陀
台风“潭美”将严重影响渔场国庆前夕舟山沿海有9-10级大风
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
龙湾:聚变升级 助力发展新动能
五莲教育专家引领新入职教师“进门”
九江市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小家庭”“大家庭”联手促廉政
莆田职业技术学校陈智英:笑看满园桃李开
定远:三项举措确保“三公”经费支出瘦身
长江等全面进入汛期 国家防总向湖北派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