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2017文明新徐州的新表情

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徐州以地级市总分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这是1000万徐州人民勠力同心、多年拼搏的结果;
   这是徐州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综合荣誉;
   这是中国梦的徐州篇章中极为恢宏的一章;
   这是徐州在新时代继续奋勇前进的新起点。
   让我们在回首中为这座百年煤城的华丽转身而骄傲,让我们在展望中为这座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近年来,徐州市获得了一项又一项的荣誉称号:
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国最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这一串串荣誉,是这座千年古城不断前行的坚实足迹。
这一串串荣誉,肯定了徐州,也激励着徐州,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的至高荣誉勇敢前行。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是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
这块金字招牌,也凝聚了所有徐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全部愿望。
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徐州以地级市总分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张国华代表1000万徐州人民从北京领回了这块金字招牌。
张国华说,
“全国文明城市”的获得,凝结着全市上下“十年磨一剑”的不懈追求和共同奋斗,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力量。
标志着我市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极大激发了全市人民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荣誉感自豪感。
将为我们以现代化理念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建成淮海经济区“CBD”注入更加强大的力量。
 
 
 
铿锵有力的创建脚步
徐州,古称彭城,为华夏九州之一,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600多年的建城史,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总人口1079万,市区人口近300万。
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城市,徐州城区面积大、流动人口多、老旧小区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面临着诸多硬件上的先天不足,也需要改变市民观念和行为等方面的旧俗。
这注定是一场全城动员、全民参与的大仗;这也是一场“开弓没有回头箭”的硬仗。
2005年,徐州成功跻身于“江苏省文明城市”行列,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号召全市上下向全国文明城市发起冲锋。
2011年,徐州迈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行列,一场遍及全市各个领域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硬仗,就此擂响了战鼓。
2015年,徐州市制订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在培养市民文明行为上下功夫、在“办实事、讲实效”上下功夫、在“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上下功夫,并提出力争在2017年新一轮评选中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围绕上述目标,徐州坚持以“为民、惠民、利民”为创建理念,以追求环境与精神双提高为抓手,以全民互动参与为动力,攻坚克难、埋头苦干、群策群力、务实奋进,全面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徐州市以地级市总分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含金量最高、分量最重的金字招牌。
曾经的煤城徐州,如今城乡处处闪耀着文明之光。
这里,正以日新月异的气象,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创业寻梦;
这里,不仅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更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了璀璨的光芒。
 
 
 
响彻彭城的创建号角
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动力源泉。
担负千万徐州儿女的热切期望,徐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创建“为民、惠民、利民”的理念,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提升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龙头”工程、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牛鼻子”工程,列入全市“十三五”规划,纳入各县(市)区科学发展考核、市级机关绩效考核。
一路栉风沐雨,一路砥砺前行。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兼任文明委主任、创建指挥部总指挥,对全市创建工作负总责,以上率下,强力推动。
同时建立了层层包挂制度,29位市领导分别包挂1个重点街道,114家单位分别包挂1个重点社区,负责指导、帮助、督促其对标找差、补短补缺、全面达标。所有测评点严格推行“划片包干”、包挂到人,分别由一名处级干部包挂、一名科级干部包创,层层签订“责任状”。
各县(市)区、各创建责任单位全部成立创建指挥部或领导小组,总指挥或组长均由单位“一把手”担任,有力推进各板块、各条线创建工作。
创建的落脚点就是让百姓受益。在市领导心中,群众的难心事就是“创建”的头等事。
 
 
 
市委书记张国华数次轻车简从,登上公交、深入小区、检查公厕他曾向全市人民许下的诺言: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只是为了拿到这块金字招牌,更重要的是以创建促发展、惠民生。
真正使创建成为推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力抓手,成为持续增进民生幸福、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的重要载体。
社区、商超、公园、菜场都曾留下市长周铁根忙碌的身影。他说,
创建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徐州成为徐州人自豪、周边区域群众向往的城市”。
随着一个个重大民生基础设施项目的快速推进,一件件事关千家万户、涉及群众日常生活的问题彻底解决。
广大市民在细微之处感受创建的温度,同时也进一步提振了创建信心,文明创建热潮此起彼伏,文明城市的旋律在徐州大地持续回荡。
 
 
 
全民参与的创建画卷
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路更畅了,公交车上让座的年轻小伙、为贫困户送去冬衣的志愿者、帮空巢老人做家务的爱心人士
大手笔的规划、大规模的建设、大力度的管理,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城市和谐画卷在彭城大地徐徐展开。
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铜山区、贾汪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抢占城区发展先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促发展,以发展带创建。
公安局、城管局、房管局、旅游局等单位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总目标,落实专项目标责任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高标准完成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同时各单位通力配合、积极联动,以扎实细致的工作,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徐州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离不开全市人民对文明城市锲而不舍的追求,更离不开全民参与的满腔热情和亲身参与。
“文明做事,做文明人”的理念早已成为徐州人民共识,全民参与创建的热情与日俱增。学生、青年、社区退休人员、热心市民纷纷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参与创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文明创建贡献力量。
无论男女老幼,不分职位高低,徐州百姓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洪流之中,用实际行动成为了文明风尚的传播者、文明礼仪的倡导者、文明行为的践行者、文明交通的维护者、文明创建的参与者,为徐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汇聚了磅礴力量。
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徐州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奖牌、一份荣誉,更是一个使命、一份重任。
头顶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胸怀“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的定力,践行“标准不降、力度不减、队伍不散”的“三不”要求,徐州将在文明的大道上继续奔跑,以矫健的身姿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副市长孙恒义现场核实督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信访举报案件
今年第4号台风6日晨登陆广东 华北高温7日起减弱
3年推出136项创新举措,其中39项属全国首创 福州自贸片区创新激发新活力
天津市东西部扶贫协作承德现场交流培训会昨日召开
泉籍著名艺术家——陈文令厦门举行大型个展
徐州·2017文明新徐州的新表情
夏果六月齐迎门 市民口福享不停
[生活] 6月21日天然气安检区域通知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抢抓机遇 统筹谋划 争当“健康第一团”
第45期《星期三政民互动》活动14日举行
2018上半场宁波新经济“激情四射”
长沙未来三天最高气温将35℃以上
灵石产前筛查政府“买单” 1758名孕妇得实惠
“化茧成蝶”翩翩舞 “奋进南充”引关注
武汉首个跨轻轨高架合龙,汉江、解放大道至月湖桥段8月通车
诸城市知识产权局召开“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会议
南宁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完成2018年第一季度农村环境空气质量试点监测工作
石奇珠检查森林防火工作
团市委深入包抓贫困村开展留守儿童走访慰问活动
徐州综合保税区创建工作总结表彰暨建设动员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