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过后,填报志愿就成为考生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各路志愿咨询服务机构也应运而生。
今年,不少高考志愿咨询机构搭上了人工智能的“便车”,声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推出的咨询服务能提高预测录取概率。
事实果真如此吗?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利用大数据进行志愿填报的产品不在少数,收费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记者进入某“高考志愿咨询”qq群,群内推荐的一款智能化志愿填报产品在页面中反复推送。该产品介绍页面显示,消费者只需购买298元的产品卡,便可根据考生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志愿推荐。该产品声称由高校数据分析团队研发,借助数学模型能准确预测各大院校投档线,“85%以上的院校的投档线预测偏差在5分范围内”,并根据考生成绩自动得出多种院校组合供选择。
随后,记者查询经营该产品公司的工商登记信息,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有“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等相关经营许可,但并没有“教育咨询”或与教育教学服务有关的经营事项。
记者以考生身份致电该产品运营人员咨询录取信息的相关情况,对方很肯定地表示:“我们有渠道获得数据。”但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只是,不能保证是最新的。”
采访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平台以“后台有10年的教育部报考数据可供参考”作为卖点,还有一些咨询机构客服人员明确表示,有教育考试院提供的数据,数据是相当准确的。
“很多数据和信息,我们不知道从哪里找,找到了也不会看,花点钱找人帮我们分析预测,可以接受。”购买了咨询产品的考生家长宋先生表示,听说他们手上有不少相关部门的内部数据,这些是不是有点用?
然而,近期北京、江苏等多地教育考试院纷纷公开澄清:除了可以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外,不会对外提供任何招录信息,没有与任何一家机构合作过。
“考生和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大数据分析进入志愿填报领域,条件上仍有所欠缺。”上海大学教授叶志明认为,运用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等方式,或许可以在知分情况下,得出学生被某高校、某专业录取的概率。“但以往考试录取也有‘大年小年’之说,短期数据表达的趋势难以给出准确预测。”
一些信息领域业内人士也认为,大数据可靠的前提在于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使解决了这一问题,以数据为基础,构建精准有效的数学模型也并非易事。
“比起盲目跟风、仅从外界给予的信息来确定志愿方向,倒不如在选择时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教育专家认为。
来源:工人日报
丰润纪监委强化监督 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
南关岭街道总工会开展入户困难职工家庭访谈慰问活动
柯俊主持召开恩施州委中心组学习会学习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
枣庄镇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
玉彤到北环生态农业景观廊道调研
高考志愿咨询:“大数据+人工智能”靠谱吗?
为智能制造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广智院落户松山湖3年,已为2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宣城市司法局举办第十七期司法所长暨第八期社区矫正执法轮训班
孙涛
手机点一点,办妥出生证
基层治理的范例——覃塘区六获平安先进探秘
萝北县国税局强化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党建工作实效
眼瞅着火越烧越大,一名司机提着两个灭火器赶了过去
蕲春三中师生走进美丽乡村大课堂
帮扶留守儿童助力脱贫 贵州省委书记称赞扬大支教团
我市新增7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
湖南城陵矶港航物流产业重点企业对话座谈会在长召开
市委党校
合署办公“重拳”反腐 市县两级监委全部组建挂牌
谯城区植树造林林业产业扶贫推进会在颜集镇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