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2载 江西省“非遗国宝”从濒临灭绝到重焕生机


“这一次我准备了南昌采茶戏、修水宁河戏、江西提线木偶戏3个项目,年底送材料,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希望明年能够全面开花……”日前,江西省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今年81岁的万叶高兴地对记者说。
  作为因研究、保护传统戏剧而蜚声业界的文化专家,作为全程参与江西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工作的亲历者,万叶对2006年5月20日这个日子记忆犹新,那一天,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518项,其中江西有19个项目入选。“传统音乐1项、传统舞蹈4项、传统戏剧6项、传统美术2项、传统技艺5项、民俗1项。”对首批 “非遗国宝”,万叶如数家珍。
  2005年5月30日,当时的文化部下发了《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通知》。万叶说,那时我省对第一批国家级非遗的申报工作,重点把握两点:一是项目最能代表江西的文化瑰宝;二是项目处在濒临灭绝、亟待抢救的境地。“像婺源徽剧,那时候虽有班子,但演员老化,人才断档,随时有人亡技失的危险。”万叶说。不过从第一批评选结果来看,暴露出我省该项工作存在不足,当然这也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各地对非遗的重视程度不够,如江西本土九大传统剧种只有4个参与申报;二是全面挖掘不够,如国家设置了十大类别,而江西只在6个类别上有所斩获,像传统医药类江西底蕴深厚,却无一项目上榜。
  南昌瓷板画、井冈山全堂狮灯、于都唢呐公婆吹、青原东固传统造像……今年6月,在由省文化厅主办的“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中,来自全省各地、各单位的13个展演类非遗项目,90多个展览、展示类非遗项目汇聚江西省美术馆,共同营造出非遗文化园百花争艳的喜人局面,同时勾勒出我省保护传承非遗的丰硕成果。截至2018年6月底,我省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70项、省级560项、市级83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70名、省级478名、市级1097名。
  一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初步构建起符合江西实际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各级各部门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努力保护非遗的原生环境,引导非遗传承人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一项项非遗“活”起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研究员傅安平告诉记者,我省对非遗的保护利用有许多创新做法,其中在探索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上有全国靠前的经验举措。
  江西在全国靠前出台、施行《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2017年8月,我省在国内率先出台《江西省“十三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方案》,标志着我省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上升到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的发展阶段。同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将省非遗保护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原来7个部门增加到16个。在不断深入的实践中,我省不仅仅是保护非遗项目本身,还保护与之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保护项目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目前,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国一共有21个,其中江西就有2席,数量居全国第一;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非遗保护观察点,这是江西的首创;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江西入选项目全国靠前。“还在积极探索省级‘非遗小镇’建设。”傅安平说。
  如今,骨子里流淌着改革创新血液的井冈儿女,正推动着赣鄱大地处处涌现出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推动一项项非遗文化瑰宝焕发出时代的光彩。九江湖口传统木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兴林将木船手工技艺与鄱阳湖文化紧密结合,制作的各种船模成为俏销文化产品。景瓷一竹文化有限公司张三石将陶瓷文化与竹编技艺结合,使各种瓷器更美观、实用,价格也翻了几倍。南昌瓦罐汤推出了自加热速食便携包装筒,受到上班族、出差旅游等人群的青睐。(记者 郁鑫鹏 实习生 杨尚辉)

省“扫黑除恶”第二督导组在朔督导
省住建厅厅长项永丹一行来杭检查指导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生产工作
重庆发文加强两类乡村学校建设 到2020年要达标
黑河市中医院义诊古城瑷辉惠及百姓健康
寒假里的愁与喜
历时12载 江西省“非遗国宝”从濒临灭绝到重焕生机
建立 “红黑名单” 实现信息共享 强化分类监管
荣军南街针织街军民路3条道路将改造现已开始招标
风靡全球的小山卷创始人小山进 即将惊艳亮相王森名厨中心!
市委召开民主协商会就"两会"选举人事安排事项听取意见
刘辰彦实地踏查归提寨河污染整治情况
体验民俗 不忘传统
祁阳县七里桥镇强化森林防火工作
【双阳区】第五届中国双阳梅花鹿节盛大启幕
寿昌社区开展“防灾减灾手拉手 美好生活心连心”消防知识讲座
关于星海学区变更的消息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今日做出回应!
圆梦大飞机 薪火相传的是事业更是精神:永不放弃
蒙阴守住生态保护红线 放大生态优势打造宜居家园
市技师学院邀请世赛冠军袁强做报告
屏南龙潭:老时光里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