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讯 (记者 陈波)9月13日,“长江生态检察官办公室”在重庆市检察院二分院揭牌成立,标志着保护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生态环境的“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在我市确立。这也意味着我市运用司法手段系统性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迈出坚实一步。
重庆市检察院二分院辖区9个区县均位于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江干流、支流横贯境内,总长度达到1619.6千米,长江三峡中著名的瞿塘峡、巫峡和小三峡均在其中。
“这使得我们辖区的长江生态保护任务非常重。”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长刘晴坦言,由于以往受限于行政区域划分,对长江生态保护的工作往往呈现一种碎片化状态。
刘晴认为,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连续、有机的综合生态系统,因此司法保护也理应采取一种系统而立体的综合保护机制。
基于此,重庆市检察院二分院探索建立“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要求在分院和各区县检察院两个层级,成立由检察长担任组长的长江生态检察工作领导小组,选拔生态检察官组建“长江生态检察官人才库”。
该院副检察长钟晓云介绍,这项制度将进一步促进检察机关以零容忍的态度,认真履行批捕、起诉、民事行政、公益诉讼职能,依法办理涉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要实现长江上游生态环保的司法立体保护,必先破除以往‘自扫门前雪’的做法。”钟晓云表示,对于跨区域的重大环保案件,“长江生态检察官”将提前介入,统一受理、统一审查、统一量刑标准。
不仅破除了制度藩篱,该制度还创造性提出,以该院辖区内长江干流和支流为纵轴线,围绕水面、水中、水下,以及沿岸林、地、湖、草、水体、库岸生态资源,充分履行生态检察职能,实现保护全覆盖,从而保护长江及三峡库区青山绿水。
钟晓云认为,以往涉及长江流域的环保案件,牵涉到农、林、水利、国土等诸多行业和部门,责权交叉情况较为普遍。“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将努力打破这种条块分割,采用联席会议、检察建议、督促履职等手段,实现综合立体的系统性司法监督和保护。
尤值一提的是,“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将找准公益诉讼与生态环保结合点,推动生态环保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有效开展。
刘晴表示,今后长江水资源、岸线资源、森林草场和湿地领域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将成为“长江生态检察官”公益诉讼工作的重点。该制度将进一步发挥出公益诉讼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效能。
征求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程建平参加视察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并讲话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界首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闭幕
市国资委组织召开联合工作小组会议加快推进西安市政建设投资集团组建工作
“我为美好生活提建议”人民建议征集活动今启动
重庆探索建立“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
我市对废品收购站点进行专项整治
抚顺以百姓满意为目标安排部署下一期供热工作
源汇区发改委三管齐下加强暑期市场价格监管
“十一”前安徽一批重点国有景区门票要降价
项琳:重症监护室里的“临时妈妈”
普及成语知识 弘扬传统文化
江永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真抓、实干
我市开展全域旅游优质服务提升行动
诵读经典名篇共庆中秋佳节
2018“台马”报名首日突破5000人
长三角网媒聚焦丨同济浙院:原来你是这样的“应用型”人才摇篮
塔卧镇获评“2017森林中国·发现森林文化小镇”
“长在新时代 童绘新天府”评选活动在四川当代书画院举行
与西安发展对接 实现自身发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市企业校友高管座谈会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