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春 三十余载醉心农技推广

蒋宝栋
  四月的春雨,蒙蒙的下个不停,在北林区保田合作社的现代化水稻棚室里,你一言我一语,热闹非凡,北林区推广中心主任张树春正与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对着刚刚露出嫩芽的稻苗,谈论着后期亩床管理问题:“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持与现代化设施的支撑,就这两栋超级大棚,采光性好、各类设施齐全,如果在苗期管理上全部到位,稻苗质量一定要强于普通棚室,为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张树春一边查看出苗情况一边说。
  春夏秋冬,风雨无阻,忙于田间地头,走家串户送技术,像这样的场景,对张树春来说再平常不过了。
  春耕生产是张树春最忙的时候,用他的话说,“我也是个农民,看到他们育不好苗、播不好种,我心里特别着急,可以这么说,全区21个乡、办事处,不管是哪位农民向我咨询一些农业种植问题,我都会耐心细致地回答,因为干我们这行的就是为农民服务的,30多年了我一直坚持这样做。”
  张树春,这位即将年过花甲,两鬓略有斑白,走起路来依然步履轻盈的老农技人员,出生于北林区西长发镇,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农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北林区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成为一名“草根”科技工作者,现为国家级农技推广研究员,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张树春是个爱钻研的人,30多年来,他走遍了北林区大大小小的地块,139个行政村的稻田和玉米地里都留下了他传播农业技术的身影,用他的话说:“我深爱农业,深爱着这片沃土,我要用毕生的精力,为全区的农业做贡献,让农民真真正正从土地里得到实惠。”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而每项农业科技的落实,都融入着每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心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张树春的真实写照,由于他爱学习、爱实践、爱总结,30多年来先后根据区情实际主编了《寒地西瓜嫁接技术》、长达45万字的《种植业实用技术问答》及《耕地地力评价与配方施肥技术实践》等著作。现如今《种植业实用技术问答》已成为全省农技推广系统技术人员的工作手册,这也是全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行业第一本综合性著作。同时,为了让每位农民更直观地学到农业技术,他结合北林区实际,依据玉米、水稻、大豆等生物学的特点编制了栽培模式图,被农民们认定为一看就懂、一用就灵的“神奇农技书”,此项栽培模式图的创新获得了绥化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个图随时在我车上,有很多份,有时候农民有要的,我直接就拿给他们了,这个图简便易懂,拿着这个就知道怎么能把地种好了。”张树春说。
  30多年来,张树春始终本着科技兴农、潜心科技攻关、为农民解忧、帮农民致富的原则,累计主持、参加完成新技术试验、示范科研项目490余项,主持30余项重点农业新技术推广项目,获得主要科技成果奖2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8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省政府特殊津贴,并获全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省长特别奖、全省三农工作突出贡献人物等殊荣。
张树春说,面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目标要求,将始终铭记作为一名农技推广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围绕如何打造绿色食品产销核心区目标,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科技示范引带作用,在提升粮食质量上下功夫,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贡献自己的力量。

“快准狠”抢人才 江门“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启动
提高政治站位 严肃认真整改
媒体:成都是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
北仑定向培养教师:高考生可公费上大学 毕业后纳入事业编制
杭州延安路要打造成为一条国际化商业大街 两年后有望初步建成亮相
张树春 三十余载醉心农技推广
虢正贵与正威国际集团投资总裁陈鹤平一行开展合作洽谈
元旦假期日照接待游客19.6万人次 同比增长39%
我镇举行“书”送爱心暨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
交通局家属楼应急维修工程 竣工验收公示
推广插秧技术
东兴区“三大阵地”精准对接扶贫领域专项整治行动
浦东新区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促进会开展科普讲座进校园活动
省内多家金融集团考察团到我镇考察
交警开展“猎虎”行动 一男子无故停车被逮正着
邢国辉到省直有关部门走访问计 为省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柘荣县总工会举办职工趣味运动会暨游园会
巴中市总工会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关于对东莞市莉花化工有限公司等947户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告
罗山以案明纪改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