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抢眼的装扮,没有高声的呐喊,在3万名参加马拉松的运动者中,刘苏并不显眼,直到他掏出那块珍贵的奖牌。这是1987年大连首届国际马拉松的奖牌,当年他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就是这块奖牌,开启了刘苏的“大马”之旅,一跑就是31年。“你看,这件运动服是1987年跑马拉松的奖品,平时不舍得穿,只有跑马拉松这天才拿出来穿。只要穿上它,顿时浑身来劲儿。”刘苏轻抚着身上的这件藏蓝色运动服,满脸掩不住的珍爱和自豪。
刘苏的老家在山东青岛。自1969年当兵到大连后,服役了整整36年。今年65岁的他,已经在大连生活了近50年。“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尤其喜欢从奔跑的视角来看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刘苏说。北京、香港、天津、成都、青岛……他到很多城市跑过马拉松,但最钟爱的还是家门口的“大马”。“大马的路线太美了,在全国独树一帜。沿途要经过很多广场和景区,串起了一颗颗璀璨的城市明珠。在这样的路途上奔跑,欣赏着沿途数不清的美景,听着来自各地的跑友们的称赞,心里甭提有多美啦。”刘苏喜滋滋地说。
回想起30多年的参赛历程,刘苏颇为感慨。前六届他都登上了领奖台,两次获得第三名,第五届大马,他以2小时17分的成绩打破了全军纪录,并创下大连本地业余马拉松选手最好成绩。虽然现在的成绩比当初的最好成绩慢了一个多小时,但刘苏的脚步依然毫不懈怠,因为他的目标已经从登上领奖台变成了见证城市的成长。奔跑中的刘苏欣喜地看到,参与马拉松的人越来越多,沿线的楼越来越高,景致越来越美。他用8个字概括参与“大马”31年的感受:“与时俱进,越办越好”。
如今,已是65岁的刘苏正快步奔向古稀之年,但他坚定地说,会一直跑下去,跑不了全程就跑半程,跑不了半程就跑10公里,跑不了10公里就跑迷你,直到跑不动的那一刻。“就算跑不动了,我也不会离开赛场,他要当一名‘大马’志愿者和义务宣传员,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和激情。”刘苏的皱纹里埋着深深的笑意,坚定而满足。
城市治理紧抓不懈,莲湖区环西街办持续开展西站街大规模整治
“无锡方案”破解司法文书送达难题
武汉出台三项妇幼健康惠民新政
实施农旅融合发展 走上增收致富道路
市公路管理局局长郑其良一行赴基层开展走访活动
一跑31年,“大马第一人”刘苏
听民声,办民事——刘巷村采集残疾人基础数据
芦台举办“全民健身杯”乒乓球大赛
提高群众知晓率 凤岗扫黑除恶宣传走进基层
国家体育总局来绍拍摄公益类体育竞技节目
安福县以项目为抓手助推大健康产业加速发展
印尼地震海啸灾区情况出现好转
荆州市交通运输局为联点共建村捐建图书室
出租车计价器和快递公司电子秤准不准 质监部门开展检查
市民政局多措并举狠抓节后作风纪律建设
双牌:张跃斌现场调度7月份学位建设
桐城市委召开“五人小组”会议听取第三轮巡察工作情况汇报 刘中汉主持
杨浦区江浦路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举办“劳动合同的订立与维权”专题培训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王少云等同志任职的通知
泸州业主花10万违建玻璃棚 目前已自行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