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教师乔爱云六年前捐髓一束鲜花感谢"救命之恩"

    扬州网讯 (张大庆 古月 丁云)一捧鲜花、一个拥抱、一声感谢,让宝应县女教师乔爱云禁不住热泪盈眶。9月8日上午,来自河北沧州的医生张福霞专程来到南京,参加江苏省红十字会、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主办的“见字如晤·以爱髓行——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书信分享会”活动,感谢乔爱云六年前捐髓救命之恩。
    乔爱云是宝应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她平时热心公益,2006年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2012年3月,她接到扬州红十字会的通知,她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试匹配成功。乔爱云觉得,“能救人一命,这是自己的幸运”。当年6月12日,她成为江苏省分库第254例成功捐献者。  
    “接受我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长得什么样?是否康复了?”乔爱云心里时常惦念。然而,按照国际惯例和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明文规定,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中的供患者双方一年内不能见面,即使一年之后,他们想要见面,也必须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国家管理中心即总库的安排下,才能谨慎地让双方接触。这是不能随意打破的原则。
    接受乔爱云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是河北省沧州市的一位女医生,名叫张福霞。她身体康复后,感恩之情与日俱增。
    2015年的教师节前,乔爱云收到红十字会转来的一封“匿名来信”。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姐姐:感谢您为我捐献造血干细胞,病情已经好转。我今年37岁,儿子9岁,我的丈夫也是一名教师。在教师节到来之际,一封信感谢救命之恩……”
    针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双方不能见面的“国际惯例”,省红十字会、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创新“鸿雁传书”,在“过滤”掉姓名、住址、单位等要素后,让双方书信往来。
    “见字如晤·以爱髓行”的书信分享会现场,主持人朗读了乔爱云和张福霞多年的往来书信,活动现场还破例让她俩相见。

扶贫车间进村来“玉沙模式”复制到监利13个贫困村
今夏悬疑图书市场火爆 国产悬疑小说异军突起
走马街镇认真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
海珠区政务办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雨山区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运行
宝应教师乔爱云六年前捐髓一束鲜花感谢"救命之恩"
市城管局举办《周口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知识竞赛
一男子操作机床不慎冲断手指 工友发现及时将其解救
新海石化上榜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
市纪委常委会议(监委委务会议)召开
市档案局积极组织无偿献血活动
东营市地税局四项措施积极推进法治地税建设
我市打造“无欠薪”工作高地出实效
黑河市召开第五次律师代表大会第三次理事会会议
市城管局安监办罗正伟带领相关人员到荔枝公园督导安全工作
通道侗族自治县政协来临武县考察学习
隆回县北山镇警钟长鸣扎实推进森林防火工作
石家庄市新华区500余人徒步宣传“低碳生活”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放双休日便民服务窗口 首个双休日来了2500多人
“带电接火”为高考用电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