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了山野 美了村庄 富了百姓郧西生态产业撬开富民之门


  采摘、摊晾、烘烤……5月20日,阵阵微风吹过,郧西县观音镇垭子湾村玫瑰基地芳香四溢,阎娟和几名工人正忙着制作玫瑰茶和玫瑰香包。
阎娟是土生土长的观音镇天河口村人,以前在十堰城区做生意。观音镇政府呼吁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她毅然带着1500多万元资金,回到山窝里创建邦鑫农业产业发展公司,流转土地6000多亩,种植玫瑰,同时套种中药材、养殖山羊,开发手工刺绣等工艺品,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近年来,郧西吸引大批创业成功人士和企业“转战”山区,流转土地发展生态种植养殖产业和农林产品加工业,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郧西县创业成功人士姚世兰,在土门镇关帝庙村建设700多亩牡丹产业园,栽植各类牡丹3万余株,打造集乡村生态观光旅游、牡丹中药材初加工、仓储物流、户外科普拓展和农产品展销为一体的三产融合产业园。园区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已有周边4个乡镇13个村1147户农民加入了牡丹产业项目,发展油用牡丹和观赏牡丹共1万多亩,年收入200多万元。
在郧西,像这样通过农旅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事例不胜枚举。近年来,该县大力引导市场主体扎根农村,深挖当地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让农民从农旅融合发展中得到实惠。
安家乡长岗岭村过去是郧西黄姜第一村。为保一库清水北送,2007年郧西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境内14家黄姜加工厂予以关停。黄姜没了销路,村民们也失去了增收的门路。该村迅速转换思路,引导村民种桑养蚕。同时,在省科技厅的对口帮扶下,利用桑枝废料发展食用菌,走出了一条绿色循环发展新路子,成为该县绿色发展示范村。去年,该村发展食用菌15万袋,纯收入达10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全村除少部分贫困户发展畜禽养殖外,80%的贫困户都参与到食用菌产业中来。
近年来,郧西县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示范村创建工程,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生态高效集约的循环农业,真正让农民在产业链上实现增收致富。
“前几年种下的核桃树现在成了摇钱树。”郧西县店子镇七里沟村二组村民李显朝说。50岁的李显朝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政策给他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增收路子多了。去年他在山坡地种上核桃、香椿等经济林木,每亩国家补偿1500元。目前,该村共栽植300亩香椿、500亩核桃、300亩艾叶。
近年来,郧西把林特产业作为一项重大的生态富民产业来抓,积极招商引资,动员当地种植大户兴建 “绿色银行”。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按照“山上植树、河边插柳、路边栽花、林下种药、园中造景”模式,引导农民植绿造绿,在美化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了乡村产业振兴。目前,该县林特基地达60多万亩,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200多家,社员近3万人。(特约记者 张春斌 查方政 杨洪霞)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全省“扫黄打非”工作会议精神 研究部署我市贯彻落实意见
5万多人迈步走起 不留一片垃圾
用医保看病买药要注意六点
重庆11所高校新增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市海洋与渔业局开展纪念建党97周年系列活动
绿了山野 美了村庄 富了百姓郧西生态产业撬开富民之门
海口西海岸带状公园景观提升工程项目进入第二阶段
开封市660户企业接受联合抽查168户企业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向社会公示
重视平安,爱护生命!瑞昌五小开展“平安校园行”主题宣传活动
深圳自如委托空气质量检测机构无资质被调查
CPI重返“1时代”当前物价透露消费升级新信号
市质监局着力落实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
行政服务中心《适应管理重心下沉,探索绿化市容热线新机制》课题通过评审
2018年9月上旬天气趋势预测、影响分析
“豆腐脑爷爷”低价摆摊31年 感恩街坊相帮
路南区“重拳”整治施工工地扬尘
邮政行业“文明信使”示范岗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启动 傅风潮孙革新出席
市领导检查创城工作情况
中秋假期四川高速预计车流630万辆次
昭化区文化惠民“小举措”折射“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