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我市多所博物馆举办精彩活动:禅城区博物馆举办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并现场举办文物鉴宝、免费鉴宝;“新中国石湾陶塑作品展”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70年代石湾陶艺发展历程;佛山警史馆在举办个人展的同时,还收到12件珍贵警事文物的馈赠;广东大观博物馆作为一家私人收藏家筹办的博物馆,再次试行夜间开放,受到市民热捧……
昨日,广东大观博物馆再次夜间开放,不少市民前来观赏藏品。/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摄
而作为我市重点的产业博物馆之一,岭南酒文化博物馆于本月积极开展一系列“国际博物馆日”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系列活动。其中包括限量版文化期刊免费派发活动、免费品酒活动、免费体验古人酒趣活动,以探索更多宣扬文化、展示历史的新方法,让广大市民得到新知识、新体验。
广东大观博物馆
夜间再开放 一日千人观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位于千灯湖畔的广东大观博物馆·岭南金融博物馆再次夜间免费开放,当天共接待市民1200余人,仅夜间就有700多人参观。馆内展出的古代青铜器、铜镜、陶器和近现代钱币等文物,让市民大开眼界。
“我和朋友过来千灯湖散步,看到这个博物馆晚上还亮着灯,就进来看看,中国的文物非常精美,很漂亮。”昨晚8时多,在乌克兰从事外贸工作的维克多正在博物馆内一边观展一边拍照。“白天上班,晚上才有时间带孩子出来逛逛,希望这种夜间开放的博物馆越来越多。”在桂城工作的李小姐说。
这是大观博物馆继“五一”小长假首次试水夜间免费开放之后的又一次夜间开馆。这家由私人收藏家筹办、按照国家级博物馆标准建设的非国有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于1月起试营运对外开放(时间为9:30~18:00,周一全天闭馆,节假日除外)。馆内藏有精美绝伦的古代青铜器、铜镜、陶器和近现代钱币等文物多达1.2万余件,因展陈面积所限,展出了6000余件文物。目前,博物馆常设专题展四个,包括“青铜之光——青铜器”“镜鉴之明——青铜镜”“丝绸之路——丝路遗珍”“商贸之本——古币纸钞”。其中以铜镜与钱币收藏最精美。
在众多展品中最为夺目的,就是摆放在二楼入口处的“镇馆之宝”——春秋时期的交龙垂鳞纹青铜鼎,它通高55厘米,纹饰精美,气势雄伟。据馆方介绍,该件宝物早年流失国外,被比利时著名收藏家吉赛尔·克劳斯珍藏,2013年由丁方忠、丁芳桂出资购回国。这件交龙垂鳞纹青铜鼎通体纹饰,连鼎足都装饰有兽面纹,环绕鼎腹的六条立体夔龙,细部装饰上采用浮雕、圆雕、分铸、榫卯、铸接等技术,其铸造技术在当时属世界先进水平。昨天,该“镇馆之宝”还亮相佛山日报联动14省市18家媒体打造的“博物馆奇妙夜”直播平台。
“我偶然一次在千灯湖散步时发现很多市民问博物馆保安晚上能不能进去参观,于是决定试试夜间免费开放。”大观博物馆创始人、科泰实业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方忠说,“五一”首次试水夜间开放的效果出乎意料,全天接待市民6796人,场面非常热闹。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馆方决定再次夜间开放。
“博物馆承载着社会教育职能,我不想让我们子孙后代只在教科书上读历史。”丁方忠表示,大观博物馆藏品既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沉淀,也承载着城市的文明。比如丝绸之路馆,就很好地刻画了当年中国商贸的繁荣景象;而铜镜手工打造,纹理清晰细密,也是中国古人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与当前倡导弘扬的工匠精神一脉相承。
目前,大观博物馆已经组建了一支专家团队,未来还计划组织专家进社区和学校举办讲座,年内将引入两场临时展览,并依托专家和馆藏资源组织几场外展,提高市民对文物的鉴赏水平。
对于能否夜间常态化开馆,丁方忠表示,“现在这个馆是免费开放,运营费用几乎靠企业支撑,不过我们打算以后在重要节假日夜间都开放。”
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陶塑作品展 见时代风采
《美国工人大罢工》工人栩栩如生,《战马》马鬃、马尾随风舒展。昨日是国际博物馆日,120件/套具有时代印记的陶塑作品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展出,展览将持续到8月12日。
本次展览主题为“艺道俱进——新中国石湾陶塑作品展(1949—1976年)”,是去年“森罗万象”展览的姐妹篇。
展览一开始,这一特殊时期的作品就吸引了人们的视线。20世纪50年代尹积昌创作的《毛泽东像》通体白瓷,有开片,眼神、发型、服饰等塑造得十分细腻,伟人风采立体丰满。20世纪50年代区乾创作的《战马》体态雄美,马鬃、马尾随风舒展,马鞍花纹刻画细致入微。还有20世纪60年代刘泽棉创作的《美国工人大罢工》《军民联防》,廖洪标创作的《越南女民兵》等作品,都十分具有时代色彩。
本次展览共展出120件/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创作者涵盖这一时期的民间陶艺名家,如刘传、区乾、刘泽棉、廖洪标、刘炳、黄松坚等,也有当时学院派的雕塑家尹积昌、谭畅、庄稼、曾良、梅文鼎等,还不乏当时风靡一时的陶艺家,如马海、霍胜等,作品类别包括人物、动物、器皿,每件作品都凝聚着前辈的智慧和心血,让人在凝神观赏中领悟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此次展览梳理了石湾陶艺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探究新中国成立后石湾陶艺的恢复发展历程,希望为石湾陶艺研究者、收藏者、创作者搭建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禅城区博物馆
共赏祥纹 免费鉴宝
昨日上午,由禅城区委宣传部、禅城区文体局主办,禅城区博物馆承办的2018年禅城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佛山梁园启动,现场举办了文物鉴宝、免费鉴宝等活动。
在佛山梁园,文物鉴定专家免费为市民鉴宝。/佛山日报记者甘建华摄
今年活动请来邓桂娴、梁炳南、傅广生等广佛两地的文物鉴定家为市民免费鉴宝。上午10时半,梁园内堂围满了人。市民蔡先生夫妇拿了两件祖传瓷器交由梁炳南鉴定,称是前段时间父亲从湖南老家拿来的。梁炳南鉴定后,认为其中一件瓷盘是清代中期的缠枝莲罐,另一件为清代晚期的粉彩双喜罐,“均为北方老物件”。
梁炳南说,近年佛山民间收藏火热,很多人通过古玩市场、各类收藏协会、拍卖行等渠道了解收藏品的真伪,佛山民间收藏已经进入一个黄金时期。
当天,梁园刺史家庙还举行了“祥纹共赏,中国花卉纹饰艺术品展”,展出从唐代到民国的100余件陶瓷、贝壳、纸绢、玉器等展品及文房用品,其器型上刻画中国历代花卉图案,可谓中国古典花卉纹饰的集中体现。据了解,这些展品来自于珠三角地区藏家的珍贵藏品,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故事,充分展示了历代艺术品的独特魅力。
为配合此次展览,广州环球艺术汇国际文化机构还展出来自南京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等国内5家博物馆的10件高仿真作品,包括徐悲鸿《骏马图》、石涛《荷花紫薇图》等,使观展市民可同时一睹中国书画的艺术精华。
当天,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刘桂芳还向禅城区博物馆捐赠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传的陶塑精品《孙悟空》,广东省文物艺术研究会捐赠了近代红地海水云龙纹织锦戏服,佛山市汉唐艺术馆捐赠了近代黄地海水云龙纹织锦戏服,市民梁贵中捐赠了民国石湾陶塑瓦脊饰件、民国石湾窑油灯、壁挂等日用陶瓷11件。
佛山警史馆
获赠警事文物讲述警察故事
1932年的收据、1952年的通行证、1959年的冠军奖杯……昨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佛山警察历史博物馆举办“罗雄个人警事藏品展”,受到市民热捧。
佛山警史馆获赠的1959年佛山专区公安第一届球类运动会女子篮球冠军奖杯。/佛山日报见习记者韦娟明摄
为了让文物获得更好的归属,梅州市公安文联副秘书长、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会长罗雄还向佛山警史馆捐赠了12件珍贵警事文物,其中不少源于佛山。
昨日上午,佛山警史馆内熙熙攘攘。“原来清代的灭火水枪还有木制的啊。”两把分别出土于清末和明代的木制、铜制灭火水枪最受热捧。展厅的墙上,挂满了以“警察”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展台上则摆满了不同年代的徽章、文书等。
在水枪一旁,是1959年佛山专区公安第一届球类运动会女子篮球冠军奖杯。奖杯经过时间打磨,呈古铜色。这是罗雄捐赠给佛山警史馆的12件文物之一。此外还有1988年先进工作者奖状、两枚警察主题首日封、五十年代搪瓷门牌等,最古老的是1932年的广东省会公安局收据。“捐赠的文物与佛山警察历史密切相关,它们最好的归宿是回到佛山,由佛山警史馆来收藏。”罗雄表示,这些文物既能丰富佛山警史馆的馆藏,也能让市民更加直观地了解佛山警察故事。
佛山警史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警史馆2015年9月1日开馆以来,以定期开放(每月1日和15日)和预约参观方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共举办主题活动40余次,接待参观群众650余批次,参观人数达3万余人次。“罗雄个人警事藏品展”从5月15日持续展出到21日。
市公路部门完成入汛后第一波塌方“抢通战”
济南市流动图书馆开进文贤居 可实现图书通借通还
人行道变成“停车场” 海口城管:劝阻无效将拖车
当涂县“五个坚持”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成效显著
区委副书记、区长陈昊旻深入龙塘镇开展寒冬送温暖防寒慰问活动
5.18国际博物馆日,佛山多所博物馆举办精彩活动
多重因素致中国结婚率逐年走低 专家:国家应重视
鄞州网吧实现“人脸识别系统”全覆盖
宜章县:王建球督查长村乡石山村脱贫攻坚工作
肇庆高新区组团赴湖南高校揽才
李爱武与中石油南方公司高层座谈
宝山区红十字会开展急救技能培训
六安二中高二生物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市局部署两部法规的宣贯要求
品质西安建设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相州晨语:保护水源地 珍惜水资源
打造高标准交易平台——市发改委召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美丽中国实践!宁波这几处闪现浙江乡村新画卷
闽北铁路迎清明假期返程客流高峰
宁波约有七成老人立遗嘱时选了防儿媳(女婿)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