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12点,一般贫困户余动良家,余动良的母亲聋哑人商怡枝满脸笑容,向例行走访的扶贫作队队员和镇村干部竖起了大拇指,还不停地示意大家去看看她家丰收的玉米……
这是日前发生在麻城市三河口镇槐树坳村余家畈组一般贫困户余动良家真实的一幕。
商怡枝,一个先天性残疾的聋哑人,每次见到这些熟悉的身影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拇指,给他们点赞。
一、精神脱贫的一个缩影。
一位聋哑老人,为何每次见到扶贫干部都会情不自禁地点赞?
原来,一般贫困户余动良是槐树坳村余家畈组最为贫困的一户人家。
余动良一家5口人,父亲余方兴81岁了,长期慢性疾病。母亲商怡枝也已73岁,是个先天性聋哑人。妻子沈庆花,是自然残疾。余动良2016年与妻子结婚,2017年11月喜得千金。
2015年8月25日,麻城市三河口镇驻村干部和槐树坳村村委会班子成员经过一系列摸底排查,余动良家被确定为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户。镇村干部与他结为帮扶对子,将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帮助他脱贫出列。
2015年,享受医疗救助;享受养老保险金1260元;享受残疾补助金600元;享受计生奖扶1000元。
2016年,享受了医疗救助医疗有保障;享受养老保险金1800元;享受计生奖扶1920元;享受残疾重度护理费1800元。
2017年,享受贫困户健康检查;享受计生奖扶1920元;享受残疾补贴1800元;危房改造资金15040元;产业奖扶资金2000元。
2018年,还享受新农合补贴320元;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金2800元。
这一切,让余动良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有了希望。他不等不靠,在扶贫干部的帮扶下自主脱贫。
2017年,余动良养羊28只,收入8400元;养牛6头,收入18000元。平常还做搬运工、打苕粉,一年做临工收入有9千元。
2018年,余动良还种有中药材,收入还会有增加。余动良真正成了槐树坳村精神脱贫的典型。
二、精神扶贫的三项措施。
麻城市三河口镇槐树坳村是由原槐树坳和喻家畈两村合并而成,东至香草园,北连狮子峰,西临三河口水库,南到碧绿河水库,是典型的集库区山区于一体的贫困村。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629户2418人,其中贫困户166户414人。
过去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等、靠、要思想严重,受传统观念影响,生活消费比例较大,生产支出比例偏低,不愿意发展生产。
鉴于此,槐树坳村把扶智和扶志作为重点,首先精心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推动贫困户思想观念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致富转变,以精神扶贫促进精准脱贫。
一是营造我想脱贫的氛围。
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在于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引导,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认识,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真扶贫、扶真贫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通过宣传牌和宣传标语、发放资料、现场咨询、开辟扶贫专栏等多种方式对扶贫政策进行宣传,让贫困户成为政策的明白人,进而从思想上主动支持脱贫攻坚工作。
通过扶贫干部沉下去,进村入户,面对面与群众交心谈心,宣传扶贫政策,了解贫困原因,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措施,为群众出实招、解难题,一步步解开贫困群众的思想疙瘩,把解决群众的一时之需,转变到帮助贫困户从根本上脱贫的思想观念上来,让群众感受到扶贫不是走过场。
虽然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喻涛是镇国家干部,队员杨晓宏、郭俊都是三河口镇卫生院干部,但他们一直坚持五天四夜吃住在村里,和贫困群众心贴心,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二是增强我要脱贫的自觉。
扶贫先要扶志。在扶贫送温暖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扶贫,通过身边典型,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突出扶勤不扶懒,触动群众求发展、思脱贫的神经,实现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用乡贤文化激励人。在精神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掘乡贤资源,选出群众身边见得着、信得过、有说服力的知名人士,寻找村子里口碑好、有能力的致富带头人传递信息、传授技术、扶贫帮困,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用脱贫典型鼓舞人。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等网络媒体,多途径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脱贫户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舆论氛围。
三是坚定我能脱贫的信心。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授人以渔,坚定贫困户我能脱贫的信心。
加强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富余劳动力,在全村实施贫困户技能培训,瞄准市场需求,加大种养、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确保贫困户通过培训长一技,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批的效果。
全村通过上级组织帮助开展各类培训共5次,培训相关人员40余人次,发放各类培训材料260余份。
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落实雨露计划和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
三、精神脱贫的四大变化。
脱贫攻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经济收入增加,满足老百姓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也需要对老百姓在精神上进行扶持,提升脱贫意志和心气。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槐树坳村始终将精神脱贫与物质脱贫放在同等重要位置。通过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大操大办歪风抓起,不断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引导农民群众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提振脱贫精气神,确保了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同步推进。
一是改善村级建设条件。
党支部书记洪先礼、副书记刘奎满、妇女主任陈银花、村委员胡友中4个人团结一心,克服村大负债多等困难,跑项目、争取政策支持。
投资90万元,硬化公路3.5公里。投资95万元,改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投资20万元,改造金盆架自来水取水点,解决了600余人吃水难问题。投资28万元,新建两个卫生室。争取项目支持,将光纤拉至老村部。投资17万元,新建老年服务中心。为治理好环境,还聘请2名保洁员,建垃圾填埋场2处。
二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脱贫攻坚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近年来,按照抓两头、带中间、树典型的工作思路,选择公路沿线、群众居住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先行改水改厕,进行厕所革命。全力打造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点,力求发挥其引导和带动作用,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带来良好的精神风貌。
一尘不染的水泥道路、青砖堆砌的新花坛,青山绿水间,院落与花园、绿荫相映成趣……
走进槐树坳村,仿佛走进了一幅山水田园画,槐树坳村也自然成了村民心中山水田园美丽之地。
过去,为了生产、生活方便,村民习惯将柴火、农具等物品堆放在屋门口,白色塑料袋、零食包装等垃圾随处可见,村民对于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十分欠缺,脏乱差几乎成了槐树坳村的代名词。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中心工作的纵深推进,该村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加大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抓脏乱差治理,解决垃圾乱倒等问题,定期对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卫生死角进行大清扫,一些卫生顽疾得到了有效治理。聘请专门的卫生保洁员,严格落实卫生考核,赢得村民一致好评。
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如今的槐树坳村环境卫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头沟渠的垃圾没有了,田间地头的塑料袋不见了,村民门前屋后还种上了各种花草,脏乱差没有了,随处可见的是一道道靓丽风景。
“干净整洁的环境,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环境的变化,也激发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变了贫困户的精神面貌,加强了大家对于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说起农村环境卫生的变化,村党支部副书记、村长刘奎满深有感触。
为了保证环境卫生改善的可持续性,激发更多贫困户脱贫精气神,扶贫帮扶单位三河口镇卫生院深入该村开展卫生知识讲座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场会。院长夏远洋、副院长罗长虹多次深入化粪桶安装现场,把厕所革命当大事来抓。
村民清洁卫生意识提高了,村里环境变得干净整洁,贫困户脱贫的精气神也更加饱满了。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了美丽乡村,助推了脱贫攻坚。
三是树立文明节俭新风。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因各种事由操办宴席的频次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份子钱压力。许多还在贫困线徘徊的群众也会因为随礼压力致贫返贫。
为狠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歪风,从根本上扭转群众根深蒂固的旧观念,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槐树坳村积极响应三河口镇号召,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坚决反对歪风邪气。
四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槐树坳村紧紧围绕这一定位,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结合,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深化脱贫攻坚,在深化脱贫攻坚中实现乡村振兴。
然而,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精神文明建设,村庄美、村民富,更要村风好、村韵浓。为此,槐树坳村按照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教育引导贫困群众争做有责任、有追求的新型农民,推动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走进槐树坳村村部,这座由原小学改造而成的党员群众活动中心,院里花木成趣,院外浓厚的文化氛围如春风化雨,为老百姓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观念和行为。
通过实施强村行动,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公共设施、民居布局等各个细节中,让村民看得明白,带动乡风文明。
时令已是初秋,太阳依旧炽烈。离开余动良家,几名扶贫干部顾不得休息便去往另一个帮扶对象家。
大爱无言,大美无声。在这收获的季节,几名扶贫干部虽是已汗流浃背,却还是满心欢喜,因为,他们收获着一份沉甸甸的无言赞美。(陈寒)
佳木斯地区“城市足球联赛”抚远赛区开赛
市人大代表、船山区人大代表李晓东助农脱贫增收小记
临沂一市民虚构房产作为抵押 借款8万元拒不归还
全市城乡规划系统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文化的盛会 市民的节日
麻城市三河口镇槐树坳村强力推进精神脱贫工作
儿子拒不支付赡养费 山西一七旬老人申请强制执行
【智博会】智能健康家居啥模样?来格力智慧小屋一探究竟
赤坎区召开防控登革热工作推进会
环保部“晒出”工业集聚区治水任务完成情况
增速全省第一! 绵阳1-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6%
两名财税代办员因小误会大打出手
市规划局机关党委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项督查工作
全区限桉清桉进度接近三成 非桉树种成苗圃场“新宠”
我市启动首批78户重点税源企业预测直报
我市启动“慈善一日捐”活动
湘潭市举办首届“中国医师节”主题宣传活动
苍溪县助推民间演艺团体发展壮大
海盐县率先实现基本医保和工会补助、民政救助、残联救助“一站式”结算
首届“龙岗杯”女子冰球邀请赛落幕 广东深圳队全胜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