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 在昨天举行的市委七届六次全会上,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夏心旻就下半年重点经济工作作了七个方面部署。他表示,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各项部署,围绕“把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建设好,满足世界人民对扬州的向往,争创扬州发展的第四次辉煌”的目标定位,以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坚定不移破解发展难题;以担当实干为导向,坚定不移落 实好各项决策部署。
目标
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对照我市“两报告三文件”和省高质量发展监测考核指标体系,确保既定任务全面完成、全年考核争先进位。
举措:
压实责任、补齐短板。对未达序时的指标、省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市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第一责任,强化序时意识、质效意识和对标意识,确保任务完成、目标必成。各地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对缺口较多、难度较大的指标,制定专门工作推进方案,将目标任务细化到具体项目、具体企业。
巩固提升、放大优势。各地、各部门要倒排序时进度、倒逼工作进展,对达序时目标的要尽量赶超,对超序时目标的要力争质量提升、全省领先,争得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强化督查、严格考核。研究修订更具刚性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和综合考评办法,进一步完善市级机关部门绩效考评办法。各县(市、区)、功能区也要加紧研究制定更为严格、标准更高的考核考评办法,使扬州高质量发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目标
持续发力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产业、项目、园区、企业是实体经济的四大支撑,必须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举措:
加快构建以基本产业为支撑的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推动基本产业能级提升、创新转型。汽车产业要深刻把握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趋势,打造具有扬州特色、彰显扬州优势的汽车产业集群。机械装备产业要主攻智能制造,形成多核带动的智能机械制造产业集群。软件和互联网产业要以“一基地三板块”为主阵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软件名城”。食品工业要加强与扬州本地现代农业紧密对接,推动建成华东地区“中央厨房”。旅游业要增强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独具魅力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筑业要推动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发展,做强做响“扬州建筑”品牌。
二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规模、培育优势。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强体提升行动计划,大力发展“三室经济”,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三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发展、加快融合。实施生产性服务业百企升级引领工程和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工程,助力制造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
坚持项目建设、园区升级、企业发展协同推进,切实增强经济可持续增长动能。
一是狠抓项目招引落地。深入开展“6+X”招商活动,大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强化组织力度、协调推进、督查考核和质效导向。
二是推进开发园区做强做优,不断增强“园区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聚焦“做强”,强化园区招商引资主体意识,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每年都要引进1-2个50亿元、100亿元项目。聚焦“做特”,引导园区全力打造主导产业,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聚焦“做优”,推动园区集聚集约发展。聚焦“做活”,鼓励园区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化的运营体制,将开发园区真正打造成为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聚高地。
三是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制定支持企业重大科技创新和实验室建设的激励政策,年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800家。推动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对接资本市场和提升市场份额。
目标
全力打造新兴科创名城
坚持创新引领,加强创新资源整合集聚、开放共享,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形成区域性创新高地。
举措:
优化提升“双创”平台。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城市和三大创新板块建设,确保“双创”示范工作绩效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充分利用我市公园生态资源优势再布局一批科创载体,全年新建科技产业综合体和众创空间120万平方米。提升现有科技产业综合体和各类“双创”空间运营质态、孵化效率和产出水平。
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出台实验室建设专项政策,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聚焦微机电、工业互联网、生命科学等领域全力招引一批前沿重点实验室。推动扬州产业技术研究院全面投入运营,加快建设清华大学MEMS产业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等研发中心。
健全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加快新金融集聚区建设,发挥“天使梦想基金”等投资基金的杠杆作用,为不同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精准有效的投融资服务。全年政府投资基金向小微企业直接投资达3000万元。
构筑区域性人才高地。全面落实“人才新政20条”,加大高层次人才和产业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更大力度支持在扬高校、科研院所发展,高品质建设扬子津科教园。
目标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改善投资环境、市场环境,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举措:
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确保年底前所有地区、一般项目常规情况下都能达到“3550”目标。积极构建“不见面审批+强化监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管理服务新体系。“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结果公示率达到100%。
强化精准施策。在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出台的支持产业、企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梳理归并、集成优化我市现有各项政策。系统研究、精准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政策,为产业、企业发展打造优良政策环境。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创新权益和自主经营权。保持政商之间有效沟通,做到企业没有事、政府不插手,企业有好事、政府不伸手,企业有难事、政府伸援手。强化减税降费和各类奖补政策的刚性兑现。
目标
加快推进城市高品质发展
围绕“一核多组团”城市格局,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城市建设重点项目,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功能和承载能力。
举措:
聚焦重点项目建设。对今年城市建设和环境提升429个重点项目狠抓进度,强力推进。以强烈的责任意识、精品意识抓好公园体系建设、江广融合区十大重点工程和城市快速路网二期工程。
创新投融资方式。在财政投入力度不减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政府融资机制,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改制和市场化融资。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可经营性城市建设项目。
强化整体统筹推进。扎实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将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与规划内容有机衔接、充分对接,做到“多规合一”。
目标
统筹抓好民生实事、污染防治、风险防控等工作
围绕打好打胜“三大攻坚战”,综合施策、补齐短板,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持续发展。
举措:
民生实事方面,全面完成民生“1号文件”34类239项具体任务,切实回应群众在教育、就业、健康、养老等方面的所急所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三保五助”扶贫开发工程,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污染防治方面,强势推进“263”专项行动,坚决将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到位,确保PM2.5等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步增加。全力抓好长江大保护,加快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扎实推进沿江生态廊道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年度单位GDP能耗控制目标。
风险防控方面,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强化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有序有力化解政府性债务。开展“百日安全生产”专项行动,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扎实做好社会治安和信访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目标
扎实做好两大盛会筹办工作
围绕“办会为民、办会惠民、办成里程碑”的目标要求,扭住关键、突出重点,对各项筹办工作再过细、再抓实。
举措:
紧扣时间节点,加快推进相关重点工程项目,确保按时按点、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精心组织好开、闭幕式以及在盛会期间举办的各项重大活动,确保有机衔接、有序调度。
最大程度满足运动员、市民和游客的需求,认真做好接待服务、场馆运行、安全保卫、志愿服务等保障工作,确保盛会精彩圆满。
记者 刘冠霖
刘海霞家庭上榜“荆楚最美家庭”
我市与国际专家顾问团成员举行座谈会
李远青率队到蕉岭县和梅县区调研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抓好环境保护 实现高质量发展
依兰县组织收看全省领导干部工作视频会议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下半年经济发展抓好七大重点
延寿县道路运输车辆交通违法行为及背后“保护伞”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召开
城市化改造工程稳步进行
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 湖州干部群众热议宪法修正案通过
九台区]副区长李雪峰春节前走访慰问送温暖
祁门县:专项整治散装白酒
肇事逃逸终被抓 非法营运不可取
江东新区古竹雅色村钟仿明身残志坚奋力脱贫一只手托起来的致富梦
咸宁市人大常委会研究部署2018年深化改革工作
“小雷锋”利用回潮天 巧除“牛皮癣”
曹娥江七大文化场馆集中开馆
秦皇岛市审计局深入推进扶贫审计工作全覆盖
界首市委书记徐会东到高新区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随州市举办统编“三科”教材教师培训
市农开办开展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