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数字鸿沟” 共享“数字红利”


  区教育系统网络阅卷数据平台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老干妈”公司运用大数据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轩通大数据体验店的工作人员向客户介绍智能终端产品。
  如何运用大数据手段,推动实体经济与大数据融合发展,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开展便民利民服务?
  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南明区深挖大数据的价值,深化大数据“聚通用”,在商用、政用、民用上取得一定成效。
  强化“商用” 推动产业升级换挡
  作为一家传统企业,近两年,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却和大数据结下不解之缘。在南明区工信局指导下,该公司建设了运营大数据监管平台。平台上线运行后,优化了对原料采购、产品生产、成品销售等各环节的控制和管理。依托平台,公司开辟了印度、老挝、约旦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市场;开发了香菇油辣椒、糟辣火锅底料等新品;年节约成本15%——20%,实现了成本控制精细化、产销对接精准化、产品开发精品化。
  这是南明区挖掘大数据“商用”价值,推动产业升级换挡的一个实例。近年来,南明区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培育新动能,实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南明区还引导大数据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务实不务虚,从一项项技术变为一个个产业,产生经济效益。日前,贵州轩通大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石油合作的第一家线下加油站体验店正式营业,利用大数据分析洞察系统对加油车型、加油频次等数据进行分析,推算出客户用车频率、消费习惯等隐性信息,挖掘客户潜在需求,从而精准推送汽车清洗保养、周边就餐娱乐等多种增值服务。
  深化“政用” 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在南明区大数据社区矫正管理平台上,能看到一个个身份信息在屏幕上移动。南明区社矫中心主任刘磊介绍,这是社矫人员的行动轨迹,相关数据每三秒更新一次。该平台是南明区司法局创新运用大数据手段,经反复修改开发的软件,具有gps实时定位、实时视频通话、历史轨迹查询等功能。通过在服刑人员手机上安装app与平台连接,运用实时定位对其行踪轨迹进行监控分析,运用视频通话核查人机分离情况,实现24小时无缝监控。出现服刑人员越界、人机分离、关机等异常情况,系统都会自动报警。“平台通过‘数据跑腿’,实现了社矫人员管得住、管得好的目标。”刘磊说。
  近年来,该区着力解决政府部门之间的壁垒问题,实现数据互通、互联、互用,初步实现大数据在政务服务上的聚通用。该区先后启建了重大项目管理云系统、大数据智能监控预警系统、移动抓怕车辆违章系统等10余个示范运用项目,涵盖了经济建设、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
  截至目前,大数据智能监控预警系统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100余名;移动抓拍车辆违章系统抓获交通违章1.01万起。
  加强“民用” 跑出便民服务新速度
  到多部门提交印证资料,材料不齐来回跑……这些曾经是群众、企业办事时经常碰到的“痛点”。南明区开发的“南明智慧监管”手机app、“淘政务”等软件跑出了便民新速度。
  此前,申办微企扶持政策需要人工填报申请书,提交纸质印证资料到乡(社区)及市场监管局。一些企业因为对政策理解不到位、资料不规范等,往返多部门补充资料。南明智慧监管平台上线后,这一境况被扭转。在平台上,企业可清晰了解本年度微企扶持总数、申请条件、剩余名额等,符合资格的企业可在线提交申请材料。
  与南明智慧监管平台相似,市民通过南明区“淘政务”可以一站式查询办理区级教育、民政、人社等100余项民生服务事项以及国税、地税等136项经济类服务事项。
  通讯员 袁娟/文 赵松/图

市工商局“七个全省率先”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省暨南京市志愿服务主题月启动 "七彩志愿服务"成亮点
潍坊市质监局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南通5项目获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西安全城刮起"非遗旋风"展示中国工匠精神
缩小“数字鸿沟” 共享“数字红利”
我市落实中央第六巡视组巡视辽宁省情况反馈意见整改动员大会召开
日照:创新行政审批模式 构建高效政务生态
“童眼看世界” ——富乐实小开展“爱护眼睛,预防近视”专题讲座
永兴:太和镇“三举措”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和县:开发区32家企业获市级产业扶持政策奖补资金315.4万元
民建中央调研组来潍开展专题调研
台州学院:“青听1139号”关注青年成长
我市全力推进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
沭阳一女子骑车摔倒受伤 交警背起她护送至120担架上
自费百万寻访130多个古窑址 市民21年潜心研究珠光青瓷
天心区组织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业务专题培训
宁乡市50名贫困妇女获救助
媒体看嘉善 | 浙报头版点赞嘉善“抱团飞地”,加快产业升级!
市政协副主席、市妇联主席陈榕带队前往溪南镇仙门村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