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为解决百姓看病就医难题,提升群众健康水平,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提出了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在全国多地开展了试点工作,要求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全方位打通医疗健康体系各大“堵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在不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改革试点工作中,银川市建设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设立了一批互联网医院。通过开设远程专家门诊,引入全国2.76万名医生资源,为疑难重症患者提供日常化互联网视频问诊。日前,银川市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方面的改革措施得到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表扬。
几年来,全国各地对于“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探索从未止步,努力为百姓搭建起畅通无阻的健康信息高速公路,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浙江
注重“患者体验”改善服务模式
医疗服务进入“互联网+”快车道
“一网打尽”看病等候环节
面对挂号、候诊、收费队伍长,看病时间短的“三长一短”难题,浙江通过“互联网+智慧医疗”的方式优化诊疗全流程,不少医院借助微信、手机app、医院自助机等平台,通过预约诊疗等方式,缩短挂号候诊时间,减少患者扎堆排队现象。
此外,医院跨界与支付宝合作,打破“网络预约后必须到医院取号”的传统做法,用移动客户端串联起“查询——预约——网上支付——就诊——检查报告提醒——医药费支付——评价”等各道就诊环节。
探索医疗资源“云”下沉
借助于互联网搭建的分级诊疗体系,当下级医院遇到医疗难题和突发病患情况无法解决时,大医院的专家能够马上介入治疗。
“未来医疗服务的下沉更多的是在‘云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简称“邵逸夫医院”)党政办副主任林辉说。该院2015年上线健康云平台。平台运行2年来,至2017年已接入国内医疗卫生机构1200余家,注册医生41000余名。平台上的“云诊室”有近百家社区医院,为2万居民提供可视就诊服务,有效实现“首诊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诊闭环。
提升患者就医的“获得感”
“院前加速预约,节约患者时间;院中专人全程记录病情,加速转诊,给予患者心理关怀,重视就诊感受;院后远程随访、健康管理,提供完整的连续性服务。”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说,全面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要从提升患者就医的“获得感”入手。
在浙江,许多国内首创的医疗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例如国内首家推行“全院不加床”医院、首家设置入院准备中心的医院都在浙江,依靠互联网大数据动态管理系统,打破住院科室的“冷热不均”调配全院床位,减少了病人候床和等待手术的时间,降低费用。另外,浙江各家医院还利用各自的云平台,对患者的病程进行精准化管理。通过数字化的病例管理,避免了病人在以后转诊、复诊、回访时进行不必要的重复诊疗。
山东
省市县电子健康信息平台全面连接
健康信息高速公路畅通无阻
无障碍 一码在手健康服务健康信息全有
近日,山东省发放首批电子健康卡,这个看似简单的二维码将承载居民生命全周期的健康信息,成为居民的健康身份证。
目前,山东省已建成“省市一体化”电子健康卡应用服务平台,建立了以跨域主索引为核心的居民健康身份标识体系、以电子健康卡为核心居民健康身份认证体系和基于国产密码算法的健康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新规划 打造百个惠民智慧品牌
山东省将利用3年时间创建100个左右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智慧门诊、智慧病房、智慧手术等智慧医疗服务品牌,智慧接种、智慧疾控、智慧心理、智慧卫监、智慧妇幼、智慧健康县(市)等智慧区域服务品牌,以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卫生健康个性化智慧品牌。全网通居民电子健康信息无障碍传输
目前,山东省已建成大健康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了数据在平台汇集、业务在平台办理、决策依托平台支撑的基本框架,覆盖省、市、县、乡、村5级的卫生专网已经形成,省、市、县三级平台和100%的公立三级医院、93%的二级医院已全部实现互联互通。
更便利 疏通看病就医难点痛点堵点
整合全省预约号源池,开通山东省预约诊疗平台。开通山东省医疗卫生机构gis查询系统,居民可实时查询机构位置、规模、诊疗科目和国家、省重点专科。
山东省远程医学中心与省内外620余家医疗机构实现联网运行。组建山东省名医联盟,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等学科。创建山东省名医联盟互联网平台,联盟专家可通过app、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为全省乃至全国患者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
全省195所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发起成立了医联体,开展了双向转诊、远程医疗、健康管理、药品共享和配送等便民服务。
更高效 医护管理考核也用上“互联网+”
在全国率先推进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工作,实现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执业许可事项网上办理。在全国率先开创了“互联网+”医师定期考核工作模式,实现了定考工作的“全覆盖、零投诉”的目标,被誉为“山东模式”。
面向管理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形成了以医疗机构登记号编码(22位码)为主索引的7.7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全事业发展电子档案管理。面向医护人员,以身份证号为主索引,实现全省60.3万医护人员全职业生涯电子档案管理。面向居民,以身份证号为主索引,实现全生命周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
广州
线上咨询、挂号、查单、缴费、续方、配药
医疗服务不再被禁锢在医院内
互联网+医院,助力就医诊疗服务更省心
广州互联网医院于2017年1月7日正式上线,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患者能够随时随地发起线上咨询、挂号、查单、缴费、续方、配药等,医疗服务不再被禁锢在医院内,变得更加快捷方便。
互联网医院推进了医疗分级诊疗的逐步实现,成功打造了缓解看病难的一剂“良方”:云病历共享、远程会诊、远程复诊、远程转诊、远程培训教学,实现医疗服务效率与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率的成倍放大。
“药诊店+处方共享平台”布局处方外流市场
广州互联网医院与重点医院、药企、零售连锁药店深度合作,形成“医、方、药、保”的数据同步和高度协同。例如,当门诊医生开出处方上传到互联网医院平台,患者可以在线结算药费,药品由就近的定点药店为患者配送上门或者患者自取。此举将大幅降低医院药品占比与药房运营成本。
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和诊疗能力,以“软件+硬件”的方式植入药店,为药店用户提供更为专业的医疗服务,打造医疗服务闭环,帮助大型药店旗下的药店升级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就医服务中心。通过微医健康终端,用户一键即可呼叫专属家庭医生,对常见病进行在线咨询,还可为用户建立云化健康档案,依托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健康终端,持续监测用户生命体征,主动提供全程健康管理。
河南
建设基础资源信息数据库
健全分级诊疗信息系统
分级诊疗 家门口看病
作为全国首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和全省县域综合医改试点县,2017年,平顶山郏县率先建立了智能分级诊疗平台,涵盖远程心电中心、远程影像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心等服务。从郏县下属的村卫生室到河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机构数据全部打通。如今,郏县成功走出了一条“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具有当地特色的诊疗模式。
“云端”医院 足不出户访名医
2018年6月26日,郑州患者王先生坐在家里的电脑前,通过互联网网上视频连线,接受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顾建钦问诊。问诊过后不到2小时,医务人员就按照电子处方把药物送到了王先生的家里。
也就在这一天,河南省人民医院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正式上线,王先生成了首位“尝鲜”智慧诊疗服务的患者。
家庭医生 扶贫扶到病榻前
驻马店平舆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互联网+健康扶贫分级诊疗”新机制,除了在线上打通三级医疗资源、建立“智能化药柜”之外,还为贫困患者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巡诊制度,将医疗服务直接送到贫困患者的病榻前。
内蒙古准格尔旗
推行“基层检查、医院诊断、远程会诊”的诊疗模式
远程会诊平台架起“千里眼” 患者与专家面对面
2018年准格尔旗中心医院与北京医院正式联网,开通眼科专家“远程门诊”。患者来到准格尔旗中心医院眼科,选择北京专家,通过医院微信扫码报到排号,专家在北京通过平台远程叫号,和患者面对面交流实现就诊。
医共体单位实现了远程影像实时诊断
准格尔旗人民医院和准格尔旗中心医院分别与直管基层卫生院建成远程医共体信息平台,患者在基层卫生院做的影像检查,能通过远程的方式得到医共体旗级医院影像专家的实时阅片及会诊,实现了远程影像实时诊断。
全面推行贫困人口“一站式结算”制度
开通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就医绿色通道,在旗直4家公立医院和所直管的14家乡镇卫生院以及旗政务服务大厅分别设立了“一站式”报销结算窗口,全旗“一站式”结算实现了计算机系统化管理,极大地放便贫困患者兜底报销。
路北区文化路街道四项措施全面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我市召开田侯路片区棚改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动员大会 杨丹出席
湖滨小学开展“网上祭英烈”签名寄语活动
晋城市首个风电清洁能源成功并网
打击取缔非法卸沙场 全市海岸沿线再无非法卸沙点
看看其他城市的“互联网+医疗健康”
我市基层卫生工作重点确定
开展环境噪音 食品安全检查 为中高考保驾护航
冰雪凝冻将至 平湖交通铁军迅速开启防冰冻战斗模式
油榨镇“三化三清”扎实开展低保核查工作
洪江区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第4次集中学习
龙岗警方积极营造安定祥和节假日环境
全市海防与打私工作会议提出:迅速开展“国门利剑2018”联合行动
铝合金编出凤凰 第六届寿光文博会上瞧稀奇
请妥善包管好你的社保卡,这6种行为会让社保卡失效!
颍泉区委书记刘洪洁调研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工作
数据中心党支部开展普通党员讲党课活动
淮北市第五招商团第一次调度会召开
汝阳:大棚漂浮育苗管理忙
货车自燃巨款成灰高温天气行车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