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 我们在行动——扬州市“十大科技之星”风采录》第三期“大爱篇”,本期将聚焦扬州“科技之星”:马建社、高巨、刘刚和王金玉,一起感受扬州创新创业的速度、力度和温度,一起见证扬州“创时代”的激荡、激流与激情。
罗氏沼虾首席专家
马建社
高邮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副站长、研究员级高工
提起高邮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副站长、研究员级工程师马建社,高邮的水产养殖户很少有不知道的,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马老师。
1986年,马建社从苏州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高邮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工作,至今已经在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三十多个年头了。这些年,他跑遍了高邮的田间地头。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罗氏沼虾产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创建”项目首席专家,马建社探索出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与泥鳅混养、与黄颡鱼混养等多种混套养模式,示范推广鳜鱼反季节养殖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水产养殖综合效益,获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如今罗氏沼虾养殖是高邮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养殖面积占全国的1/4、占江苏省的3/4,产量、效益水平国内领先,养殖的年产值在18亿元以上、年纯效益达4亿元,加上虾苗繁殖、饲料等投入品的生产与销售、成品虾的加工与运输等,整个产业链的产值达到35亿元。马建社是“罗氏沼虾”在高邮顺利发展大面积养殖的幕后功臣。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罗氏沼虾养殖刚在我国兴起的时候,马建社就跟着水产局领导及其他同事一起去苏南、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引进养殖技术。“当时由于技术不成熟,就与上海东海农场联合养殖,上海派来的技工,养殖技术也不是很好,我在司徒联营养殖场蹲点,和养殖工人吃住在一起,看上海师傅怎样操作,同时细心观察虾的生长、生活情况,及时提出改进的技术措施,使养殖水平逐年提高,同时将取得的经验在面上推广,使高邮的罗氏沼虾养殖面积逐年扩大。”马建社回忆。
麻无止境,醉在其中
高 巨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
“我是麻醉科里的‘守门员’。”高巨作为特殊人才,从广州被引进扬州,在我市开设了首个麻醉门诊。该科室创造的连续5年麻醉零死亡率,也体现了专科医护人员对患者极端负责任的崇高医德。
2015年5月中旬,苏北医院开设了麻醉门诊,为所有需要实施麻醉的患者进行麻醉前评估,并完善相关术前检查。目前,该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都有麻醉科医生出诊。
“其实,麻醉门诊在各大医院已经比较普及。”高巨介绍,开设麻醉门诊,是为所有可能需要手术并拟实施麻醉的患者,进行麻醉前评估和咨询,“特别是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更需麻醉前评估。”
如果需要手术的病人,提前咨询麻醉科门诊,医生就能够提早了解病人身体状况,选择精准的麻醉方式和用药,并为患者降低术期风险。“在很多情况下,麻醉科门诊还能够帮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提高就医满意度。”高巨介绍,他常遇到因为住院病人身体暂时不适合麻醉,而耽误手术时间的例子。
需要手术的患者在入院前进行必要麻醉评估,通过麻醉科医生的把关,可以有效避免入院后延迟或取消手术情况的发生,大大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不仅缩短住院周期,还能节约医疗费用,同时也节约医疗资源。
乡村医生写就百万专著
刘 刚
邗江区方巷镇黄珏卫生院全科医生、副院长
刘刚是一名基层全科医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先后出版两部累计百万字医学专著并整理40万字临床治疗汇编,是我市卫生计生系统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基层医生,一举打破评选“扬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十大科技之星”(九届二十七年)以来的双纪录,成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第一个“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第一个“十大科技之星”。
工作以来,刘刚笔耕不辍,先后拍摄数千张医学照片,撰写临床心得十多万字,50余篇临床学术和卫生管理论文,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医学期刊发表,获扬州市政府及国家省市级医学卫生学会等奖项30多项。
为了帮助更多的医生救助患者,刘刚整理出40万字《临床常见疾病中医治疗汇编》,为《扬州医药卫生》杂志特约撰写《皮肤病社区诊疗临床经验系列》,出版《常见皮肤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学》《常见皮肤病治疗学》专著累计达百万字,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基层医院都很罕见。刘刚的创举在业界引起不小轰动,填补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技术应用空白。
贴近农民,志在兴农
王金玉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科带头人、教授
王金玉,江苏射阳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家禽业协会会长、中国畜牧业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扬州市养殖专家组组长。
科研成果最关键的是用之于民,让农民得益,使社会进步。王金玉多年追求的落脚点正在这里。随着科研的深入和成果的丰富,他和他带领的团队更加贴近农民、贴近生产第一线。
2015-2017年,王金玉利用到科研基地出差、应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企业邀请、突发应急性技术服务等机会,深入养殖户,帮助他们解决肉鸡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同时积极和地方政府或重点企业联合组织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会,内容涉及肉鸡价格、行情、种源、标准化养殖管理技术、疾病防控技术等。2015-2017年,在江苏省、华东区和全国举办肉鸡生产培训10多场,服务对象达3000余人,提升了养殖者的技术水平,增加了抗风险能力。
记者 朱轩卿 邱凌
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完成良好
成安渝高速(乐至段)两货车追尾后燃烧
同呼吸共命运 天心“蓝天人”共卫“蓝天梦”
相山区:南黎司法所“三到位”确保辖区“两会”期间社会和谐稳定
247名干部驻村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创业 我们在行动” “十大科技之星”风采录之“大爱篇”
郝向明在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及废弃矿井排查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市“五城联创”暨“六村共建”工作月联席会召开
宁波尼斯国际嘉年华开启省内推介活动
上林县:狠下功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南谯多措并举保夏季禁烧“零火点”
药材加工让冬闲农民有钱赚
“清泉”流进百姓家
武汉最大立体“花园”现身空港大道在4个篮球场大小的墙面上“绣”花
灌南:太仓市领导来我县调研扶贫工作
盛会再启 精彩乐山
2018年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在苏州湾开赛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抵京 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刘奇率江西省党政代表团来甬考察:我一直关注着宁波发展
市民政局召开2017年度总结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