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台区]以硬措施抓好软环境 加快打造一流的经济发展软环境


加强软环境建设是关系九台兴衰、维系九台前途的一件大事,是永无止境、没有终点、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九台区在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大会上,提出“加快打造一流的经济发展软环境”。
九台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会议
近年来,九台区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坚持聚焦改革、突出创新、强化导向、依法治软,努力把九台打造成服务的高地、政策的洼地和生财的宝地,为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配强机构,夯实基础保障
软环境建设要想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必须从基础保障体系建设抓起。为此,九台区从基础工作入手,为推动软环境建设持续向好发展提供硬支撑。
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九台区组建了区督查局、区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区巡察工作办公室,在全区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成立了软环境建设基层组织机构,逐步形成了上下协调一致的工作运行机构。
九台区督查局、区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区巡察工作办公室揭牌
推进运行机制建设。
九台区强化了工作联系体系建设,将全区88个单位的180余人纳入软环境群进行统一管理。每年都制定《全区年度软环境建设实施意见》,严格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具体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严格考评体系建设,对全区工作任务进行进一步的细化量化,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全区绩效考评结果。
精准定位突破方向。
九台区组建了软环境投诉举报科,设立了软环境“110”投诉举报电话,选派专人专职负责投诉举报受理工作,确保与企业和群众零距离沟通,涉软投诉举报问题的快速解决,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服务企业,打造动力引擎
吉林省春阳种业有限公司在注册时遇到核名困难,九台区工商局审批办帮助企业完成了注册;吉林省马鞍山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康宁杰瑞有限公司遇到注册困难,九台区工商局多次到省、市沟通协调,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九台区把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作为软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增强企业、群众的满意度。
通过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九台区全面实施简政放权,行政审批事项已减少至206项,审批时限压缩50%。全面推进“一门式、一张网”政务服务改革,开通了“绿色通道”,原来审批时限规定7~15天的审批项目,现在只要相关要件齐全,一律实行即办制。
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九台区密切关注国家、省、市关于对产业发展支持的最新政策,紧盯投资方向和支持重点,积极搭建平台。去年,九台区发改局指导帮助企业谋划、包装申报31个专项102个项目,拟争取中央、省预算内资金5.4亿元,到位资金3.96亿元。此外,通过深入推进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放宽企业名称核准条件,使九台区市场活力全面释放。截至2016年年末,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0427户,同比增长16%。
铁腕治软,保持高压态势
九台区坚持下重拳、灌猛药、用重典,不断强化制度约束和机制保障。
制度治本“零死角”。九台区软环境办公室自成立以来,深入推进软环境制度建设,拟定了全区软环境建设若干规定,细化20条具体规定,为公职人员划定了行为禁区。
全程监督“零距离”。近期,九台区在各类企业中设立33户监测点,聘任200名监督员,透过各监测点、监督员全方位掌握软环境真实状况。以“企业家联谊会”为载体,广泛征求企业意见建议,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设立33户监测点,聘任200名监督员
高压整治“零容忍”。九台区软环境办公室成立以来,受理涉软举报5件,办结3件,正在办理1件,立案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人。受理督办通知两件,办结两件。九台区还对近年来查处的8起典型涉软案件进行了通报曝光,充分发挥了查处涉软案件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九台区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态度,全力打造一流的经济发展软环境!

“一堵墙”变成了“一座桥”
九江市执法局十里中队联合开展城南菜场市容整治行动
铲除"社会毒瘤"警方开展打击“套路贷”犯罪专项行动
松阳茶农“充满电”致富增收跑得快
台风“山竹”越来越近!珠海市气象台发布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九台区]以硬措施抓好软环境 加快打造一流的经济发展软环境
皖西中学开展食堂食品安全及卫生督查
港口区积极推进“堤路园”项目(港口片)征迁工作
但见襄阳处处景 惟愿古城日日新
云岩区探索城乡“三变”之路 农民增收“有盼头”
面包车里传出“救命”声庆云高速收费员拦车救人
刘集镇四举措开展年底秸秆禁烧工作
感恩之心伴我行
济宁十三中荣获济宁市中小学第九届电脑机器人比赛一等奖
市委常委参加指导下级党组织民主生活会
东莞市救助管理站物业管理费招标公告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鄠邑分局关于2018年8月17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公示
“南向通道”公路运输 东南亚水果入渝省时20多天
深圳交警宝安大队开展禁摩限电统一整治行动
供应与旅游相融合 苏州创建高标准蔬菜基地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