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民政厅晒成绩:全省203万低保对象基本生活有保障

  近日,记者从安徽省民政厅获悉,十八大以来,全省民政系统扎实推进民生民政方面的决策部署,连续五年在民政部综合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全省民政事业发展取得不平凡的业绩。
  兜底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全省203万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妥善保障。40万名农村特困人群纳入五保供养体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累计救助1860万人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不断完善,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及时妥善安排,各级下拨灾害生活补助资金20亿余元。完成因灾倒损农房恢复重建7万余间。在全国率先实现流浪乞讨救助机构县级全覆盖,“互联网+救助寻亲”成功量稳居全国第一。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在民政部、财政部组织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绩效评价中稳居全国第一。
  社会治理基础不断夯实
  社区治理改革深入推进,“铜陵模式” 、“芜湖经验”、合肥“大社区”改革享誉全国。全省第三届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顺利完成。全省社会组织达2.9万家,党建工作覆盖持续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参与脱贫攻坚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加快推进,一大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活跃在社会服务领域的各个方面。稳妥实施行政区划优化配置,顺利完成涉及淮南、六安、安庆、铜陵四市的重大区划调整。地名管理和平安边界建设取得新成效。
  社会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全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举措落实有力,农村留守儿童减少近12万人。殡葬改革深入推进,遗体火化率位居全国前列,绿色殡葬理念逐步推广。婚姻收养登记服务更加规范。
  支持国防建设更加深入
  在全国首创“普惠+优待”的优抚政策体系,涉及180万人的优抚政策分类实施,优抚保障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两所省管优抚医院搬迁新建项目和安徽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升级改造全部完成,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退役士兵底数基本摸清,遗留矛盾基本化解,安置工作依法依规进行。在全国率先构建“党委领导、部门支持、全社会参与”的大拥军格局,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数量创历史新高。
  基层基础建设明显增强
  法治民政建设迈出新步伐,《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安徽省拥军优属条例》修订施行,自然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流浪乞讨救助等省政府规章顺利实施。民政信息化达到新水平,全省民政“一张网”数据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全省乡镇民政机构和人员配备得到加强,村级民政专干普遍实现从无到有,全省民政系统“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支持基层、打牢基础”的工作态势正在形成。

两企业获第三届“市长质量奖”
全市三年脱贫攻坚目标确定 将实现三十四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开学前后验光配镜学生多了起来 近视呈现低龄化趋势
国家石化行业动能转换调研组来鲁西集团参观调研
地震墙前寄哀思
安徽省民政厅晒成绩:全省203万低保对象基本生活有保障
【民生沟通】林风眠小学招生范围有哪些?
桑植县提前10天实现财税收入双过半
让大凉山成为安居乐业福地——《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解读④
通城隽水镇推进全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黑河市国际友城荣获“对华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
龙岗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9.3%
帘前古村的文化味
南阳市质监局 严打计量欺诈
南郑区安全生产“三项行动”见实效
全国媒体聚焦“费县成就”启动仪式临沂费县举行
上饶市第十六小学开展新一届大队委竞选活动
市领导参加创文工作现场会时要求 对照创文标准 逐项落实整改
【民生沟通】请问规模种植70亩水稻,可以申请种粮补贴吗?
新城区组织参加淮海经济区电子商务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