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香:要把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 记者 蓝明丰 张烨 通讯员 陈天长
“今年又有许多银杏结果啦。想想20年前,这些都还是小树苗呢。”站在缀满果实的银杏林里,沈腾香感慨道,她感叹的,不仅是银杏树漫漫生长终得果,更是南坑村这么多年来由荒变绿的不易。这满山皆绿,鲜花盛开的可喜变化,就始于20年前,沈腾香上任村支书。
20年护青山 南坑终脱“穷帽”
30年前,长汀县南坑是长汀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之一,被称为“难坑”,“山光、水浊、地瘦、人穷”是当时生态恶化、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村民过着“种田填饱肚、打柴割草换油盐、养只家猪等过年”的穷日子。
“那时产业少,日子穷困了,村民只能伐树变卖,砍得越多,水土流失越严重,形成了恶性循环。”沈腾香回忆道。
1997年,沈腾香作为南坑的领头人,为了改变“荒山穷村”的面貌,她决定带领全体村民上山种果树, “村民都穷怕了,说种树脱贫,没人敢信,我们村干部就要带头做给他们看,让村民知道有效益。”沈腾香说道。
南坑要发展,关键是党员要先动起来。于是,她组织党员和种养能手到漳州西坑学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她提出庭院养猪鸡,能源用沼气,山上种水果,耕地烟稻菜,形成产业链,实施“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思路,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当年开发种果10亩以上、养猪10头以上。沈腾香自己在苦竹坑就带头上山种果10多亩,养母猪5头,年出栏仔猪100多头,为大家树立了榜样。
此外,南坑村还成立凌志扶贫协会,推广“协会+农户”机制,为村民提供购买果树苗木、肥料、种猪等生产资金的担保,提供统一的技术服务。同时,落实山林权流转,投入300多万元,种植了2300亩银杏,银杏树下还套种百合600多亩。沈腾香觉得,只有生态经济有发展,才能改变百姓的思维,真正把青山当“宝山”,不再随意砍伐滥用山林。
经过20年的发展生态农业,一场旷日持久的脱贫致富攻坚战终于胜利了。如今,南坑村山青了,产业发展了,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3万元。
生态优先 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沈腾香和村“两委”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南坑村围绕打造美丽乡村、开发乡村旅游等项目,建设和完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银杏基地兴建观光和休憩平台;实施河道清理和护堤建设3.2公里,建成水景走廊和人行步道2.6公里;建成廉政文化公园、人口文化公园、环保公园和国土文化公园;实施3公里长的“户户通”道路硬化工程、11.8公里的生态绿道;安装led路灯103盏;房屋立面装修145幢,并进行部分旧房改造;建成展示南坑文化底蕴的躬耕书院、购物长廊等乡村旅游配套项目。
沈腾香还积极引进旅游开发公司,投资3亿元开发南坑乡村旅游项目。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靓丽的村容村貌,2012年,《永不褪色的家园》剧组进入南坑村拍摄,在荧幕上再现了南坑村治理水土流失的传奇经历。
随着十九大后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理念进一步加深,“原来砍树卖,山秃了,现在养猪,水臭了,要真正实现生态经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沈腾香对记者说道。当前,南坑村已被划为生猪养殖限养区,沈腾香家的养猪场存栏有1000多头,虽然已经按生态养殖场标准改造,但今年初,她毅然主动带头,提前关闭了自家养猪场。在她的带领下,短短半年,南坑村就完成了猪场拆除工作。“十九大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的感受非常深刻。”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沈腾香说,“我们南坑村这些年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就是生动的实践。”如今的南坑,青山连绵、绿树葱茏,银杏、油柰、桃、李满山,成为远近闻名的“闽西银杏第一村”、生态旅游示范村,游客纷至沓来,休闲观光、果园采摘、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南坑村离县城城区很近,交通便利,又毗邻新建的火车南站,很适合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只要我们坚持生态建设,南坑这片绿水青山就是百姓永远的‘金山银山’。”沈腾香自信地说。

6月马群街道雨污分流全覆盖
南阳市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加大整治力度 保障群众权益
上街区省市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肥乡第一个党支部在这个村成立
“价比三家”3月第二期(蔬果类)
沈腾香:要把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鄠邑分局关于2018年1月16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公示
气象信息(2018年7月7日10时)
西安与凤凰两地艺术家碰撞艺术火花
好春光余额不足 ,周四后期气温急速攀升
应对老龄化当有“后天观”
政务服务按下便民利企“加速键”
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全景化、全覆盖—— 把德阳建成全域旅游目的地
临泉县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8周年暨表彰大会召开
司机细心看护 行李箱完璧归赵
坚决打击黑广播 丨刑侦局联合莲湖分局打掉一窝点
滁州首批省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出师
4岁娃楼梯摔落 警车开道送医
我市出台《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意见》
“拥抱新时代、争做好青年”纪念五四表彰大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