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镇董村第一书记张晓斐的一天

大口镇地处南部山区,在这里驻扎着从全市各条战线选派来的9名第一书记,他们扎根基层,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和群众一起干,带领老乡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大口镇地处南部山区,在这里驻扎着从全市各条战线选派来的9名第一书记,他们扎根基层,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和群众一起干,带领老乡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今年32岁的张晓斐是市民政局选派到大口镇董村的“第一书记”,自2015年驻村以来,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创业的日子里,张晓斐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蜕变。日前,笔者走近张晓斐,近距离感受他忙碌而充实的一天。
董村村委会角落里的一间小屋子,便是张晓斐的办公室,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一台电脑,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8时30分,吃过早饭,张晓斐开始梳理自己一天的工作。
8时50分,村民朱洪喜走进了张晓斐办公室,“老朱,有啥事儿?”张晓斐问道。“我有个事儿想跟你商量一下。”朱洪喜嘿嘿笑道。
49岁的朱洪喜有着17年党龄,是村里到户增收扶贫项目养猪厂的饲养员。
董村是省定贫困村,有贫困户142户471人。驻村后,张晓斐经过深入调研,联合驻村帮扶工作队和“两委”干部,研究制定了扶贫工作计划,按照“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的工作思路,对贫困户因户施策。在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2017年3月,该村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实施“到户增收”项目。由村支部引领,党员代表监督,采用集体养殖的方式盖起了养猪场。该村养殖大户董陆灵无偿为到户增收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并优先收购出栏生猪。
该项目涵盖59户贫困户,养猪、财务等事务的负责人也都从这59户贫困户中挑选,朱洪喜就是其中之一。去年9月,首批145头生猪出栏,59户贫困户每户领到了800元的分红。
“俺就是来跟张书记商量一下,咱村新建的养猪场能不能还让俺来当饲养员,跟着张书记干俺特别有劲儿。”朱洪喜说。
“只要想干,我们大力支持呀!”张晓斐给朱洪喜吃了一颗定心丸。
9时30分,张晓斐参加在董村村委会召开的脱贫攻坚责任组会议,和董村新上任的第一书记焦现忠进行工作交接。
按照上级指示,第一批第一书记任期已满,其工作由第二批第一书记接手。
会上,张晓斐、焦现忠和帮扶工作组成员、驻村工作成员、镇村干部就董村的村情、贫困状况、产业发展、帮扶措施进行了讨论,并对2018年驻村帮扶工作进行谋划,为新任第一书记的驻村帮扶工作指明了方向。
会后,张晓斐又带着焦现忠查看董村实际情况,并走访了几户贫困户。通过走访让焦现忠更好地知村情、解民意,拉近与贫困户的距离。
“最困难时期的工作张书记都做完了,我将尽快熟悉驻村帮扶工作,沉心静气,真情帮扶,早日带领董村老百姓奔向小康。”焦现忠表示。
张晓斐的手机响了,是该村贫困户孙林红打来的电话。挂上电话,他对笔者说:“孙林红现在刚好在家,我给她闺女带了一包衣服,现在就给她送过去。”
11时05分,张晓斐步伐轻快地走在村里的街道上。笔者看到,村里的道路都已经硬化,干净又宽敞,每条街道都安装了路灯。“走在这样的路上,老百姓才能心情舒畅啊!”张晓斐说。
以前的董村,很多道路坑洼不平,家家户户门前杂物乱堆乱放,垃圾随处丢弃。为解决村里“脏、乱、差”问题,张晓斐和村委干部积极争取各类帮扶资金300余万元,修建出村道路和排污渠、安装路灯、改造文化广场、修建“老年幸福院”、建设标准化卫生室等,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村里的路修通了,环境变美了,董村人的心里也亮堂了……
11时20分,张晓斐来到孙林红家。“张书记你来了?快来坐下!”一进门,孙林红热情地招呼着。“这包衣服是我一位好朋友在家里收拾出来的,她家小孩和你闺女差不多大,衣服也都很新,你可以给孩子挑着穿。”张晓斐说着把一包衣服递到孙林红手里。“中中中,谢谢张书记!”孙林红爽朗地笑起来。
孙林红的丈夫在外打工,她一人在家照看3个孩子。前些年,公公的一场大病使孙林红家里陷入困境。在张晓斐的协调下,孙林红在村里一家来料加工点干活,闲暇时间还在家里加工纸扎补贴家用,日子慢慢有了起色。
11时50分,张晓斐回到村委会,择菜做饭,手法娴熟,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捞面条做好了,笔者跟着蹭了一顿饭。“味道可以吧?这饭做起来简单省事儿,是我的家常便饭。”张晓斐说。
14时,把碗筷简单收拾过后,张晓斐要去村民董建章家看看。董建章家有4口人,因病致贫。该户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靠政府兜底度日,一家4口人全部享受低保。“任期要到了,董建章家最让我放心不下。”张晓斐说道。
15时30分,从董建章家出来后,张晓斐决定带笔者到村里新建的养猪场走一走。春雨过后,山路还十分湿滑,淤泥遍地。我们沿着泥泞的土路,进入了养猪场。张晓斐说,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村里向上级争取集体经济建设和引导资金40万元,经多方实地考察,投资建设了标准化养猪场,由村里统一管理,每年为贫困户分红,让他们多增加些收入。“马上标准化养猪场就正式投用了,但我也要离开了,在这儿快3年了,还真是舍不得!”说着,张晓斐回头望向这个小山村,眼里满是牵挂和不舍。
“这两年多来,让董村富起来,美起来,亮起来,一直是我的最大的心愿,也是董村老百姓们的心愿。现在看来,董村老乡们的好日子不会太远了……”张晓斐对董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笔者手记:采访中,张晓斐的一句话令笔者回味许久,“‘第一书记’驻基层用心扎根是关键”。张晓斐的一天,也是我市各个“第一书记”的一天。自我市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共有53名“第一书记”从各条战线奔赴到基层一线。他们没有朝九晚五,没有双休,甚至没有白天黑夜。他们扎根基层,舍小家为大家,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真正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石丹婷 周三平 讯)

开福区开展捞刀河入河口净化行动
集聚区公安分局召开全局民警大会欢送包从家局长履新
张晓强在黄岩调研时强调以更高站位谋划发展 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市人防办组织0801信息系统项目验收会
海量绘本多彩阅读活动等你来参与
大口镇董村第一书记张晓斐的一天
通城麻木司机肇事后无索赔能力法律援助暖人心
仗剑走天涯 北京小伙在成都圆了他的“武侠梦”
2018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江东新区列入棚改计划了吗?看海口这些村庄棚改问题的答复
高坪:凝神聚力 狠抓落实 稳步推进“三大活动”落地见效
滨海新区农业交出靓丽“成绩单”
商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成功劝投一名肇事逃逸人员
中山如何治堵?如何解决停车难?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做出解答
陇县农户一块耕地竟有三份收入?原来是……
青秀区:落实服务自治区60大庆筹备工作
晓店——落实“一线一岸”环境整治要求措施实
商丘夏邑好婶娘抚养侄子圆了大学梦
济宁市实验初中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湖州市高考成绩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