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村官把贫困村变成特色旅游村 村民齐点赞(图)


    烟台新闻网6月8日讯(ymg记者 任雪娜通讯员 卢晓 王钦超 摄影报道) “俺们村这个大学生村官有点不一样,把自己的知识和眼界活学活用到穷村脱贫这件事上,上得了政府大楼,下得了田间地头,两年时间让我们村大变样了,村民都得了大实惠。”昨天,站在村里新建的“水上民宿”前,龙口市石良镇下刘家村老支书刘贵喜喜不自胜。他打心眼里佩服和感激身旁这个斯文的年轻人,连连竖起大拇指。
    这个“有点不一样”的大学生村官就是范超。今年29岁的范超,两年前从上海海洋大学硕士毕业,经省委组织部统一选拔,到省定贫困村下刘家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第一份工作会是在村里,干的还是脱贫的活儿,开始也有点蒙,真是一点经验也没有。”说着,范超挠了下头。
    下刘家村位于石良镇东南山区,全村共有182户、 426人,其中贫困人口28户40人。这个村子是典型的山区,土地贫瘠,水浇条件和耕种条件比较差,偏僻的地理位置吸引不来规模化投资者。土地只能分散经营,果业生产无法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果品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大,常常是丰产不丰收,人均收入较低。因为土地收益低,大量青壮年劳力季节性流出或常年外出务工,村庄空心化严重,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对土地投入不足,加剧了农业生产低效情况。
    面对这种局面,范超选择稳扎稳打。他先从全面了解掌握扶贫信息做起,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28户贫困户。通过与贫困户包帮单位沟通,范超为他们争取到了更精准的帮扶措施。单点突破的同时,范超还想着改善全村的经济状况。“光输血,只能解一时之困。要想长远,还得想办法让村子自己能造血。”范超说。
    2015年之前,下刘家村集体收入仅有6000元的土地租赁费用。范超和村委干部商量,要想脱贫致富,还得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通过考察调研,范超建议依托生态良好、山水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下刘家村拥有优质的山泉水资源,但由于资金、配套设施等原因,村里一直没有能力开发。找准问题后,范超带领村民以产业扶贫资金和土地资源捆绑入股的形式,吸引外来投资,引进了“山峦牧歌”桶装水项目。
    村里有了第一个产业之后,范超又带领村民发展猕猴桃采摘。下刘家村属于典型的山区,适宜猕猴桃生长。通过流转村内闲置土地,利用上级扶贫资金,村里很快就建起了25亩的猕猴桃采摘园。通过对外承包,村集体和贫困户每年都能分红。看到村子自然景色美,空气质量好,村南河道常年流水,水质清澈,范超又冒出“水上民宿”的点子。利用上级旅游扶贫资金,范超带领村民依河建造了具有乡村特色的水上民宿木质房屋,供旅游住宿、娱乐休闲、农家餐饮等。
    三个项目的上马,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让下刘家村开始逐步脱贫。有了经济基础,村里开始着力改善民生。在包帮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帮助下,下刘家村完成了路面硬化、自来水管道铺设、水库除险加固、文化墙建设、危房改造、旱厕改造、贫困户危房改造等一系列民生项目。
    脱贫后的下刘家村,山美水美人更美。“以前想过的好日子,现在过上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刘贵喜说,“想想当年的景象,再看看现在的发展,由衷感谢小范。”听完,范超连连摆手:“村子大变样,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党支部的努力。我们下刘家村有一支敢于担当、求真实干的党支部,发挥出了战斗堡垒的作用。”在全力推进扶贫开发的过程中,下刘家村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协同推进,牢牢把党建工作作为推进扶贫开发的首要工作,真正凝聚了干事创业的动力,也干出了成效。下步,下刘家村将继续挖掘发展潜能,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项目发展,将扶贫开发由“阶段性”向“持续性”转化。

为了城市更加宜居美好
与时俱进!执法局微信公众号成为执法新“利器”
连云港“消费促进月”海州特色街区促销精彩纷呈
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关于启用道路交通违法抓拍系统的通告
白云街道: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工作
硕士村官把贫困村变成特色旅游村 村民齐点赞(图)
南澳县举行省道336线南澳环岛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交工验收仪式
推动质量变革是常州十大产业链2.0版的关键
邵阳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推进扫黑除恶工作
永定区民政和民族宗教局抓党风廉政促力脱贫攻坚
我市两地被命名为省级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
《湖北教育》2018年第6期聚焦宜昌教育--打造一座适合人人发展的“宜学之城”
常宁市官岭镇棚户区安置房及小区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
宾阳县:推进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结伴游玩,钦州市市民多种方式欢度中秋节
中考艺术素质测评究竟怎么测?青岛市教育局这样回答
埋下“时间胶囊”
[西陵]多部门持续整治江边噪音扰民问题(图)
市政维护处夏日送清凉 关爱一线职工
全省首个移动版24小时智能商事登记系统在禅城试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