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农田为布 水稻大豆作墨 江宁溪田变贫瘠丘陵为良田美景


溪田田园综合体游客中心。
通讯员 李婷摄
  江河、大地为布,水稻、大豆为墨,全国首批田园综合体试点——江宁溪田田园综合体用一年多时间,绘就了一幅大地艺术景观。10日,记者探访溪田田园综合体时,丘陵地带的大片贫瘠土地已被改造为高标准农田,目力所及处,农作物排列得整齐划一、工工整整,观光道路两侧鲜花盛放,别致的粮仓造型建筑、巨型风车、水车令人目不暇接。
溪田田园综合体占地10776亩,位于江宁横溪街道西岗社区,这里本是丘陵地带,土地最大高低落差接近30米,常年缺水、土壤贫瘠,机械上不去,种植全得靠人工。正因为产出低、效益差,相当一部分土地抛荒,农民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耕种这里的土地。
江宁交建集团、江宁旅游产业集团建设溪田田园综合体之初,花大力气对贫瘠土地进行整治复垦,先后完成了综合体范围内1175.7亩土地复垦、农田综合整治。
土壤贫瘠需要提升地力,建设方连种两季大豆和一季紫云英,对土地进行固氮增肥。经过一系列复垦、休耕、整理后,贫瘠、高低不平的丘陵地带,被整成了连片成块的高标准农田,并增设了灌溉设施。今夏,这里种植了1100亩大豆、645亩水稻,大部分工序采用机械操作,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基本替代了传统人工。
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村民的角色则从农民转变成了产业工人。当天下午,泗陇自然村村民、58岁的张斗文带领60多名工人正在大田里劳作,60多人由张斗文分工、派活。“30人负责拔草,七八人负责治虫,5个人灌溉秧田,20人照顾大棚蔬菜。”张斗文说,这些村民都来自周边村庄,目前都在综合体内打工。
七仙大福村吴世忠在溪田田园综合体茶厂任职,他家10亩田全部流转给了综合体,每年光土地流转租金就有6000元。在茶厂负责管理茶园、炒制茶叶,他每月还有4000元收入。说起现在的生活,他颇为感慨,“土地流转不再吃种田的苦,还能增加一笔工资,以前想都不敢想!”
统计显示,溪田田园综合体通过土地入股、职业农民、鼓励创新创业等方式,把原来200多名个体农民逐步吸收为农业产业工人,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人均月收入增加2500元。
除了农村变美、农民增收外,溪田田园综合体还大大提升了当地农业的核心竞争力:综合体177亩蔬菜大棚内种植了多种应季果蔬,全生态管养、无公害检测,与丽湖雅致酒店、小秦淮等十余家单位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销售果蔬超过10万斤;深度挖掘乡村特色资源,生产雨花茶、菜籽油、茶干、鸡蛋等27种不同特色资源产品,其中溪田雨花茶取得了全国首批非木质林产品认证。
农村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全面提升。综合体内先后建成一二三级道路近20公里,建成停车场6个、公共厕所7个,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记者  周爱明  通讯员  李婷

红光小学:安全教育警钟长鸣
海曙法院出台规定 物业起诉欠费业主不能专挑理亏的
市职业技术学校创新办学理念力促学校发展提速
莘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镇领导视察辖区景观工程建设工作
江河农田为布 水稻大豆作墨 江宁溪田变贫瘠丘陵为良田美景
南明区市府社区整治占道经营——还路于民规范经营
衡水市将格列卫等十余种抗癌药纳入医保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中国(长春)当代名家书画展6月22日启幕
车库门前雨水倒灌老人溺亡 居民质疑设计有缺陷
江心洲无花果开始“结果” 种植面积达500亩 产业进入收获季
浠水实验二小举行“助残捐赠从我做起”主题活动
积极牵手“互联网+” 推动“大芬原创”走向世界
王伟中出席深圳警备区党委三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并讲话
马鞍山:交通人全力抗雪保畅保通
栽植万亩油用牡丹
市粮食局举办2018年度粮食应急管理培训班
明溪警方赴哈尔滨抓获诈骗案逃犯 骗子冒充圆通速递行骗
市委宣讲团24日起集中宣讲十九大精神
博睿特学校教师在峨眉山市论文评选中喜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