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晋中十大农业新闻
1农业标准化全覆盖
在修订现有36个农作物标准技术规程的基础上,新制订发布9项规程,我市今年实现大宗农作物标准化全覆盖。发展“三品一标”产地面积39万亩,认证产品82个,全市农产品常规检测合格率100%。
推行农业标准化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保障消费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所关心和重视,对农产品消费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市农作物标准化全覆盖,将进一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生产由数量向质量转变。
2农村集体经济“破零”
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市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多种途径,对全市无集体经济收入村实施“破零行动”,全市已有2245个村实现集体经济“破零”,占行政村总数的8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与保障。
3农机购置补贴全面敞开
今年我市率先实施农机敞开补贴政策,试行补贴产品价格和补贴额分档控制,成为全省唯一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市,实现由选择性补贴向全面敞开补贴新跨越。
我市受山西省农机局委托承担全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创新试点项目,动员生产、销售及报废回收企业的力量,与财政资金共同对报废旧农机并购置新产品的农民进行补贴和优惠,农业机械生态化、绿色化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逐步形成。近5年累计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亿元,补贴农机具5.5余万台。
4畜牧业发展战略论坛院士唱“主角”
9月15日,山西农谷畜牧业发展战略院士专家论坛在太谷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山西省农业厅、晋中市委、市政府主办。来自省内外的院士、专家,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共300余人出席论坛。
这次论坛旨在促进畜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交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项目发展,抢抓山西“农谷”这一省级战略和发展机遇,搭建产学研合作发展平台,诚邀院士专家、国内外有识之士指导把脉、到山西农谷投资发展,以达到共建共赢的目的。
5温室大棚开启机械化生产新模式
目前,在我市温室大棚生产中,除果蔬采摘外,包括土地耕整、秧苗移栽、施肥植保、产品及生产资料棚内输送都有了适用机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有效降低了农户高强度劳动。
全市农机部门把推进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为服务现代农业重要举措,引进推广了线虫灭杀机、移栽机、卷帘机等机械,并根据我市温室大棚生产需要,自主研发了温室大棚果蔬输送机、放风机、拱棚植保输送机等产品。仅果蔬产品输送实现机械化作业后,每个温室大棚年可节约成本2000多元,温室大棚开启机械化生产新模式。
6祁县赢得2018年中国牛业发展大会举办权
今年,我市祁县成功取得第13届(2018)中国牛业发展大会举办资格,这在全省尚属首次,对于展示我市畜牧业发展成果,推动我市畜牧业转型升级,将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本届大会将通过参观展示,交流研讨等方式,促进全国肉牛行业各方面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为全国肉牛养殖、屠宰加工、产品营销等领域的代表,提供交流平台和市场机会。届时,来自全国肉牛养殖、屠宰加工等行业的专家、企业、行业管理者将齐聚我市,共同展开肉牛业交流与发展。
7农机深松作业迈入智能监测时代
农机深松整地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新型耕作技术,今年秋季,我市秋季深松作业全部实现智能化监测,促进我市农机化步入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新时代,同时也是全省第一个开展农机智能监测装备补贴的市。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现智能化监测后,极大地提高了我市农机深松作业项目的管理能力,激发了广大农民和农机手开展农机深松作业的积极性。今年,我市承担农机深松作业补贴30.6万亩,落实作业补助资金865万元,是开展农机深松作业以来补助资金最多的一年。
8特色农业机械试验示范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我市农机部门以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强化新型农业机械在种植结构调整,在特色农业机械试验示范取得了新突破,农机成为农民调产、增收的新动能。
包括引进长山药种植开沟和收获机械,开展机械化种植试验示范,把“太谷长山药”的种植能力从每户农民0.5至1亩提升到10亩以上,每亩可节约人工费4000元。引进了起垄铺膜、注水移载及收获等红薯全程化生产机械,使每亩红薯投入从近400元下降到130多元,节省了三分之二的劳动力。
9电动农机研发生产走在全省前列
我市农机部门积极鼓励本市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全市新增电动农机生产企业5个,新研发产品18个,共有5个大类24个型号的产品列入山西省电动农机奖补目录,我市电动农机产品生产企业数量、产品种类、列入奖补目录产品数量三项居全省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太谷县农机企业不仅研发了电动拖拉机、无人植保机、电动施肥机、电动喷雾器等产品,还吸引中国农机院专家携技术、资金在当地投资建厂,并成功研发了拱棚植保输送一体机,一次性解决了拱棚种植农户产品输送劳动强度大、喷药施肥对身体有损害的难题。
10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
截至12月,我市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市完成签订合同的村2577个,占开展村数96.7%;完成建立登记簿的村2569个,占开展村数的96.45;11个县(区市)全部向国家提交了质检合格的数据库,提前完成省定确权数据汇交任务。
自2014年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层层压实责任,严格按照工作进度,力争做到确实权,颁铁证,让群众满意,使我市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今后活跃农村经济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本版统筹
记者 史俊杰 孔令宇
本版摄影
记者 杨洋
市旅游局:方城县法院进景区开展文明旅游宣传
“奔跑吧,尖草坪!”系列报道之一区发改部门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关于检举赵凤国、魏永振等为首的恶势力团伙违法犯罪事实的通告
北京将在雄安建一流三甲医院
永寿全国扶贫日宣传周健康扶贫活动精彩异呈
培育发展新动能 深化改革赋新篇
4月10日起全国铁路调图,长株潭城铁将加大开行密度
两节期间涟水县向困难群众发放补助金890.17万元
南通五代哨口雕刻传人守护祖传技艺
法制办常态化组织开展“两学一做”专题集体学习教育
乐山市中区供销社惠农服务中心助农发展规范化
“榕台缘·坊巷情”闽台艺文大讲坛开幕
咸安区农旅结合推动乡村振兴野樱桃搅热山村
《焦作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征求意见座谈会召开
2018年“书香洞口”全民阅读活动启动
市邮管局召开第一季度统计工作分析会
贵阳社区戒毒条例今起实施 为全国省会城市第一部地方禁毒法规
闫淑娟到扶贫点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大唐安阳发电公司:全力抢修机组故障 保障市民正常供热
洛阳石化劳模工作室12项成果获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