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系列解读之一
编者按:
8月6日,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担当作为,全力以赴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为共绘新时代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新画卷作出省会应有贡献。南昌日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对全会精神进行全面解读。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十个继续大抓”重点工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紧盯目标、真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上半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中部省会城市前列,全力推动产业发展“三大升级”、城乡建管“三项提升”、民生改善“三个加强”,为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奠定了坚实基础、增添了必胜信心。
这是一张坚定信心的成绩单。
2018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394.98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连续13个季度保持在9.0%及以上;财政总收入比去年提前一个月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10.4亿元,同比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4项指标增速居全省首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13个月领跑全省。
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打造大南昌都市圈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550万南昌人民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负省委的重托、不负时代的要求,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扛起省会担当,以更优的决策、更好的举措,不断把打造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南昌样板”推向前进,描绘出一幅强产业、兴城市、惠民生的优美画卷。
产业发展挺起城市的脊梁
产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支撑和脊梁。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必须筑牢产业发展基石。
在江铃新能源汽车公司总装车间,一辆辆新能源汽车整齐排列,即将销往各地;在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一辆辆高端客车从这里出发,驶向欧美发达国家;位于南昌小蓝经开区的江铃集团智能生产线上一派繁忙,一辆辆搭载智能系统的乘用车在这里下线,抢占汽车产业战略发展制高点……
今年上半年,南昌正顺应新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打好“强攻产业、决战工业”的“主动仗”,挺起城市发展的脊梁。上半年,全市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1.7%,工业投资增长达14.5%、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全市推进实施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9个,总投资额3359.04亿元。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为特征的新技术新产业增势强劲,增加值同比增长17.8%。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其中,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方面,总投资150亿元的经开区江铃3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和工程研究院项目、总投资128亿元的小蓝江铃股份富山新能源汽车基地加快推进,江铃集团即将迈进千亿企业行列。
根据市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南昌市经济运行情况解读》,上半年全市经济延续了一季度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南昌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更趋明显。今年下半年,我市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坚持“一核两重”的产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潜力产业,积极探索转型升级路径,着力打造大体量、高效益、有影响的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城市建管 城市面貌更新更美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具体到一座城市,就是要解决百姓最急最忧的问题。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围绕“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两年出形象”目标,以全国文明城市复审迎检为契机,扎实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市容环境整治、城市文明提升等工作,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城市“三环”道路、城市快速路网、主次干道提升、打通“断头路”工程、过江通道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轨道交通2、3、4号线建设实现“三线并进”;“六改”项目已开工78项,公共停车场建设开工73个;完成交通堵点治理35个,城区积水点堵点治理64个;一江两岸”灯光秀南北延伸项目扎实推进,城市整体形象得到显著提升……面对事无巨细的城市建管工作,全市上下以“绣花”的功夫,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枝末节”开始,通过心系民生的精细化城市管理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提升了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让百姓切身感受到环境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善、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务必在提升形象功能中强化带动。今年下半年,我市将以项目为抓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聚焦补齐短板,优化城市供给,全面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民生优先 朝着幸福大踏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上半年,我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推动全市民生实事、社会事业、社会治理等全面进步,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据统计,我市上半年实施民生实事重大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283.95亿元,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3.2%,民生投入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的支出分别同比增长29.9%、105%和32.7%。
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划新建扩建改建了一批中小学校,建立了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持续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市24所市及县区级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大力实施“天下英雄城、聚天下英才”行动计划,加大人才保障和引进力度,吸引了一批国内外顶尖人才来昌创新创业。
今后,我市将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完善住房租赁市场,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做好旧改棚改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加大安置房项目建设力度,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促进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全面繁荣,规划建设改造一批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体育场所、养老院和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养老服务保障质量;持续推进社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亮化、公园小游园等民生工程,让群众生活更顺畅、心情更舒畅,不断提升南昌城市“温度”。
短评
奋进新时代 阔步新征程
辉煌的成就,是接续奋斗的结果;美好的蓝图,要在继往开来中绘制。
短短半年的时间一晃而过,2018年以来,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强化首位担当,展现省会作为,狠抓工作落实,产业发展不断升级,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交出了一张张提升民生福祉的满意答卷。
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让我们继续携手,深入推进“强攻产业、决战工业”,注重在推动产业质量、承载平台、营商服务升级上下功夫,促进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让我们再度出发,以“美丽南昌·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两年出形象”为目标,扎实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整治市容环境、提升城市文明。让我们继续前进,保障“民生底线”,聚焦“民生热点”,构建“民生和谐”,为共绘新时代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新画卷作出省会应有贡献!(南昌日报记者钟宏瑜/文马悦/图)
新华网:女子7年前捡回脑瘫弃婴 负债20多万只为让女儿站起来
范修芳到市委办公室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深圳2035年前建成33条地铁线
漯河技师学院“技能竞赛月”活动结束
布吉街道4月起全面推广“垃圾不落地” 重点处罚三种行为
坚定信心共绘新时代优美画卷
让总理“没想到”的宝鸡工业,引来攀枝花市党政代表团考察学习
违规报销个人费用超标准接待 一国企干部受警告处分
怀化的哥彭秀涛拾金不昧获点赞
宿豫区大兴镇桃元村原党支部书记孙乃权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保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2018年改造更新交通信号设备项目询价招标公告
喜迎丰收景
南昌县村社首个“新时代传习所”建在农民安置房上
长安新语丨“农民节”给大西安带来了什么?
宿城区幸福街道守好辖区运河沿线 多方联手开展整治工作
上海巨如资产管理集团来巴考察
宝鸡的建设者:打造优质工程 向祖国母亲献礼
我市6家企业被推荐申报第六批河南老字号
巴中市柞蚕品种“川柞2号”通过省级审定
开发区颍上新城安置区一期安置房交付群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