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陈莉 王怀记)24日长江日报记者获悉,我市出台《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十条民生“干货”助力市民防病治病。
今后,市民在传染病、慢性病、精神疾病、职业病等各类疾病的防治上,获得更好的医疗卫生环境。雾霾、疫苗、食品风险等监测覆盖也将更全面。
《意见》共分10条,对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点疾病防控、人员队伍建设等作出了要求。《意见》要求,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精神卫生等专业机构和服务能力建设。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意见》与民生健康需求密切相关,我市将加快建立全国一流的市疾控中心,同时区级疾控到2020年也将全面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对群众反映的看儿科难、产科难,《意见》中明确,加快推进武汉儿童医院妇幼综合大楼建设,在光谷、沌口各建一所儿童医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今年要全部开设独立的儿科病区。
精神疾病也是让市民最为担心的疾病之一。我市将在汉口、汉阳、武昌各建一家区域精神卫生中心。目前,全市已建设了47家社区精神康复机构——阳光驿站,对精神患者是公益性的,病情稳定的患者在社区就能得到康复服务,促进其回归社会。
《意见》还明确,到2020年,全市所有区达到省级慢病示范区,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三减三健”(指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
对传染病及对雾霾的监测都将强化,建立雾霾天气健康影响监测网络,逐步实现13个行政区监测点全覆盖。
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方面,建立疫苗全程可追溯化系统和数字化接种门诊,一扫码就知疫苗来龙去脉等。
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24日解读《意见》时称,《意见》对我市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的体系建设、能力提升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和时间节点,对推动健康武汉建设意义重大。
《意见》将进一步健全全市公共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同时,为公共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待遇、人才引进、梯队建设、科技创新提供了全新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必将全面提升我市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意见》将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的新时期卫生方针,实现卫生事业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为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提供重要保障。
这些做菜小妙招 您知道几个?
骄傲!嘉兴这9户家庭入选2017年度浙江“最美家庭”
工行龙花支行成功协助客户追回电信诈骗损失
浔阳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第五次磨课活动
圣农小镇:产城融合的样板
武汉加快建立全国一流疾控中心 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今年全部开设儿科病区
省民主法治社区复评揭晓,下沙四社区榜上有名
颍东区三举措增强企业帮扶信心构建多方共赢格局
关注老年人健康 江安县举办“食品卫生与健康”讲座
化雨镇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扶贫新格局
蓟州区强化清明祭扫服务接待和安全保障
陵城镇掀起环境卫生大整治热潮
永远的朋友
新疆和田:“90后”支教老师在沙漠中心种下希望
临沂临港区描绘“生态宜居 和谐幸福”多彩画卷
南宁市确权办召开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汇报会
【民政】怀远县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工作结硕果
城管学校联盟 共建美好家园
王中军致信华谊股东:一直依法纳税 合同合法合规
“案中案”男子拘留期满日被发现还有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