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送餐员月薪超八千 各大配送平台都在抢人

  据海峡导报报道 年过完了,不少返回工作岗位的上班族又过上了“靠外卖小哥照顾”的日子,厦门的外卖订单量直线上升。
  这不,在用工市场上,送餐员成了“香饽饽”,不仅各大配送平台在抢人,一些商家也在招聘驻店送餐员。
  一些市民可能注意到,最近几天,特别是用餐高峰期,有些外卖配送的时间会比平时略长一些。这是因为,截至昨日,约半数送餐员还未返厦工作,一些配送团队在人手方面捉襟见肘。
  开出高薪,各配送团队“抢”人
  春节刚过,负责饿了么、美团等平台配送的快先森、君鹭等配送团队就进驻了劳动力市场、火车站、城中村等人群集聚地,开出高薪招聘送餐员。
  饿了么杏林区送餐员,招50人,5000-8000元;蜂鸟配送岛内送餐员,招100人,月薪5000-10000元以上,上不封顶;美团外卖送餐员,招50人,8000-12000元……
  在58同城,输入“送餐员”,跳出1600多条招聘信息,其中,仅昨天上传的就有近百条。在厦门人才网、智联招聘等网站上,情况也很类似。
  导报记者注意到,最近几天,各大配送团队都在大肆招人,开出的薪资很诱人,门槛却很低,通常不限学历、不限经验,会骑电动车、会使用智能手机即可,年龄、性别均无过多要求。
  人手紧缺,边送餐边啃馒头
  “每年春节过后,送餐员都很紧缺。员工都回家过年了,目前为止我们的返岗率才50%左右,但订单的增长量已经超过60%,配送人手跟不上。”厦门君鹭负责人苏荣旗说。
  人手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送餐速度。“用户从下单到接到餐,正常约需35分钟,高峰期可能要40-50分钟。这几天因为忙不过来,平均配送时间比平时多出了10-15分钟。”苏荣旗无奈地说。
  苏荣旗说,很多送餐员都是连轴转,忙到自己没时间吃饭,一边送餐一边啃馒头的都有。大部分用户会理解,但也有人因此给了差评。
  为此,招人成了各大配送团队的当务之急。君鹭计划招聘300多人;快先森计划先招聘200人,后期根据业务情况再增加……
  一天30多单,每月可赚六七千
  那么,一名送餐员,每个月实际能赚多少钱呢?
  在快先森,导报记者遇到了45岁的邓志光,当送餐员,他刚好干满一年。他展示了自己2017年的成绩单:从2月17日入职到12月31日,他为10416人提供了送餐服务,共跑了31248公里,收到2075个好评,已经晋升“王者蜂鸟”。
  老邓说,他的工作集中在10:00-14:00、16:30-20:30这两个时间段,平均每个月可赚7000多元,最多的时候拿过11000多元。按老邓的说法,这样的成绩在团队里只能算中等,最勤快的员工每个月都可以赚1万多元。
  快先森厦门运营负责人黄水灿表示,目前约70%的送餐员月薪为5000-7000元,另外30%左右可达8000元以上。
  苏荣旗也表示,按一天30多单的工作量,大多数送餐员的月薪都可以有6000-7000元,努力跑的话上万元是可以实现的。
  量质并举,好评多工资也更多
  导报记者注意到,目前,饿了么、美团等主要外卖平台均以加盟的方式进行配送,每个加盟商对于员工的薪资待遇略有不同。
  但总体上看,与前两年外卖平台刚刚兴起时有所不同,各配送团队已经从最初追求配送数量,转型为同时要求数量与质量。
  例如,饿了么平台会对骑手进行评级,工作越久、好评越多,评级也越高,除了每单提成外,骑手还会得到额外的补贴和好评奖励。骑手的级别越高,补贴和奖励也越多,每周还会有“好评奖”、“好评王”等奖励。“行业刚起步时,我们对骑手按时送达的要求比较高,超时扣罚也比较重。经过这两三年的发展,超时的情况已经很少了,所以现在更加注重服务质量。”黄水灿说。
  现金奖励,介绍新员工也能赚钱
  员工不好招,各大配送团队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直接给现金奖励。
  “介绍一个人,成功干满一个月,介绍人可以拿到500元奖励。”苏荣旗说,第一个月是最难熬的,能坚持一个月,基本上这个员工就能稳定了。
  快先森也开出500元的介绍费招揽新人,同时还给返厦员工补贴车票,最高补到600元;返厦的老员工,还可获得一个开门红包。黄水灿说,目前员工返岗率约60%,这几天,每天差不多有20多人被招进公司,但最终能留下多少不好估计,招聘压力还是很大。
  据悉,厦门的送餐员多数都是外来员工,每年春节返乡后,都会流失一部分人,流动性较大。各大企业预测,正月十五过后,返厦的员工数量或将增加。
  记者观察
  八成管理层都从基层提拔
  虽然送餐员的工资不低,但风里来雨里去的,这份工作确实辛苦,遇到不理解的用户,还可能被投诉。
  因此,看似高薪的送餐员,流动性也不小。
  为了留住员工,各大配送企业还给员工准备了很好的晋升空间。配送员、组长、副店长、店长、区域副经理、区域经理、合伙人……
  多家配送企业负责人都表示,目前公司里约八成的管理层都是从基层提拔上来的,并且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管理层职缺还很多。
  45岁的邓志光,才干了一年,因为成绩出色,已经连升两级。最初,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送餐员,后来升到了队长,管着一个12人的团队。刚过完春节,公司又要晋升他转任培训负责人,成为新员工的“导师”。
  老邓是个实在人,他说,只要肯努力,什么工作都可以赚到钱,都是有前景的。
  导报记者钱玲玲/文常海军/图

天津市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蓟州开幕 共庆丰收
南昌市台胞台属联谊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举行
宜昌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性改革案例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
红火姑苏
2017年长安市场主体数居全市第一
三成送餐员月薪超八千 各大配送平台都在抢人
随县审计局分批培训各乡镇内审人员
各界迅速掀起学习全市“双创双服”活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热潮
2018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发布 罗定榃滨新兴簕竹两镇入选
回忆峥嵘岁月 传承烈士遗志
探索融合式教育 西交利物浦创业家学院明年招生
20名书法家现场创作百米书法长卷
儿童医院有30个大病救治病种 符合条件能享受救助
奉化城市经济进入“快跑模式” 为宁波经济带来新变量
南城厚植生态优势助推经济发展
3月5日起 霁虹桥和哈站南广场部分道路封闭
湘潭竹埠港新区规划设计将于6月出台
北京优化营商环境成效初显 开新公司5天手续全办完
解放办事处为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撑好“保护伞”
我市各级各部门集中收看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