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闻网讯
8月2日上午,记者从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的“基本解决执行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至7月,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旧存+新收)20068件,结案率74.09%,执行到位金额32.11亿元。同时,对外发布德州中院涉执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据悉,人民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执行工作则是最后一道防线上的最后一个环节。执行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直接关系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落实、关系到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能否得到拥护、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能否得到实现。2016年12月29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基本解决执行难”意见措施,市“两办”印发《关于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通知》,明确24个市直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纳入法治建设目标考核。今年3月13日,市委政法委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通知》。
据介绍,执行难的原因错综复杂,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执行不能,即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导致人民法院无法执行到位。对于此类案件,人民法院将根据被执行人及案件的特殊性,通过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参与分配制度、司法救助等多项措施综合施策,对于确实无法实际执结的,人民法院也已建立了科学、权威的无财产可供执行的退出机制和恢复执行机制;另一类则是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但因各方面原因无法执行到位。这其中有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的原因,有执行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原因,有外界人员干预执行、阻碍执行的原因,也有法院内部执行人员消极执行、执行不力的原因。该类案件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重点对象,对此,法院将积极作为,找准症结所在,寻找问题突破点,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全面提升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
据了解,全市法院在创新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加强了内外联动。其中,去年6月份中院建立院领导包院包案解决“执行难”制度,由党组成员督促联系点法院执行工作。在法院内部整合贯通立审执环节,确保立案、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有效衔接。在对外部联动上,加强了与公安、拘留所、不动产登记中心、车辆管理、工商及银行等部门的信息共享,积极开展不动产、机动车辆、股权、银行存款查询冻结扣划及被执行人查找等方面的协同合作。与公安、检察等部门联合出台文件,建立“拒执罪”移送常态化机制“绿色通道”。
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罪121案125人,其中35案35人被判处刑罚;拘留931案1011人,公安协助查找被执行人1346案1630人,协助查找车辆461案475辆,协助收拘82案83人。(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良玉 通讯员 张群)
3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
涉水护送高烧病童就诊
永兴县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控专项执法检查工作
射洪召开2018年春耕生产暨农业产业扶贫现场会
垫江县春耕备耕工作进展有序
德州市法院今年执行到位资金32.11亿
牢记初心使命 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娄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举行 多形式展示中医药健康文化
女儿在身后考场高考 交警父亲学校门口坚守执勤
余功斌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
10件(套)钱氏旧物件回归故里
黎作凤部署迎接配合省环保督察工作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陈训秋来娄调研综治维稳工作
省运会青少年体操比赛开赛 黄石队旗开得胜
打造河长制“升级版” 努力守护好湘江源头中央核查组来永检查指导河长制工作
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安全监管日常检查情况通报(2017年第4号)
海口:三角池畔热情浓 引才聚才谋发展
安乡唐家铺中心幼儿园:工作学无涯 生活诗茶花
市委宣传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宜君县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暑期专项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