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事业单位消耗、占用着宝贵的机构编制资源,成为改革发展必须割除的“囊肿”。目前,山东对“僵尸”事业单位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省市县共收回事业编制近1.6万个。
记者从省编办了解到,清理之前,全省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对“僵尸”事业单位情况进行了核查,发现“僵尸”成因多样:既有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被淘汰出局的招待所,也有职责弱化的厅局办培训中心,还有为单一目的设置的临时性机构。
清理时,我省主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对主要职责消失、工作任务不饱满或没有工作人员的“僵尸”事业单位清理力度,切实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在清理中,与培训疗养机构改革、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和学会协会脱钩等体制改革相衔接,协调推进,加大机构编制资源调整整合力度。三是坚持积极稳妥。在清理中,对因整合撤并造成单位超编或超职数的,暂允许其超编和超职数运行,超配的领导干部和超编人员由其主管部门限期予以消化。
“撤销与整合,是清理‘僵尸’事业单位的主要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分门别类精准施策,不搞一刀切。”省编办事业机构编制处负责人介绍。在清理路径上,一是主要职责消失、原承担的特定工作任务已完成、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二是工作任务不饱满的事业单位予以调整整合;三是已无在职人员或虽有少量在职人员但已长期不开展工作的空壳事业单位予以撤销;四是培训疗养机构按照中央改革要求进行规范清理,符合“僵尸”事业单位条件的先行予以清理,同时对其他培训机构一并提出调整意见。
省市县三级通过“撤、并、转”等方式,积极推进“僵尸”事业单位清理。截至目前,省级共清理77个事业单位,收回事业编制2200余名;市县两级清理1897个事业单位,收回事业编制1.36万余名。
通过清理,我省将盘活的“沉睡”编制资源投入到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提升编制使用效益,补短板,惠民生。比如,为保障全省中小学用编需求,去年全省中小学重新核定编制,在事业编制总量内共调剂增加9991名编制用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市部署维护稳定工作
拔河比赛享快乐
永定区委常委中心组专题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南丰农商行引导群众增强金融防范意识
“曹操”来了!首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驻湘潭
山东基本完成“僵尸”事业单位“大扫除”
六千徒步爱好者共走“三江两岸”
我市开展集中巡查确保文物安全
环境难题及时解双堰社区居民乐开颜
大货车在应急车道违停 竟因司机下车洗衣服
我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启动
市安全监管局组织召开作风纪律警示教育会议
烟台天气预报:今天阴有小雨 明天气温明显下降
主城六“湖”全面美容提升水质
13家中科系院所联袂筹建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宁波:体校学生“开学”早 厉兵秣马备省运
福州西湖左海西岸景观提升工程顺利完工开放
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92号95号汽油同时下调6分钱
柴桑区人民医院邀请专家上门“传经送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