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路5号历经百年大变迁 青岛最早的邮局变身博物馆

今天我们给大伙介绍的是邮电博物馆,相信它对于很多老青岛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安徽路5号曾经是青岛最早的邮局,写信寄送包裹都要经过这里。
青岛邮电博物馆始建于1900年,1901年德国人租借青岛时,就把这里作为邮局来使用,当时邮政和电信还没有分离,写信寄送包裹都要经过此处,这里承载了青岛几代人的记忆,也见证了青岛通信事业的大变迁。
那时没有电话,更没有电脑,邮政业务显得至关重要,人们只能通过书信联系,有急事时发电报,不过那个时候的电报,惜字如金。
而就在上个世纪的10年代,青岛引进了最早的电话机。
不过由于技术发展不够,那时的电话机还没能走进百姓家中,邮政业务仍然是通信主力,邮政事业继续着它的使命,直到上世纪70年代,座机电话终于来到了人们的身边,从此青岛通信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
从那时开始,青岛的通信事业步入了快车道,各种数字翻倍增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笔墨变成了声波。街头公用电话多了起来,之后通信技术不断发展,数年之后,出现了移动业务,也就是当年风靡一时的大哥大。
移动业务的另一个体现,那就是传呼机,由于价格定位亲民,上市后没多久,街头巷尾就出现了滴声热潮,传呼机也满足了当时大部分人的通信需求,青岛人变得时髦了起来,写信发电报的人渐渐的少了,邮政业务在兴盛了半个多世纪后,悄然走下历史舞台。
青岛邮电博物馆行政总监周宁:“到了后来有了2g移动电话,这是3g的苹果手机,现在我们用的是4g了,我们国家正在研发5g的电话。”通过小小的展柜,就能看出青岛的邮电事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和变化。
当下,手机功能日趋强大,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备品,而如今的邮政业务,只留存了简单的通信和快递。为延续那份昔日的邮寄情怀,青岛邮电博物馆将明信片保留了下来。还是那份笔迹,还是那个红色的印章。

我市摔跤队省运会喜摘两金四银三铜
行政审批咨询服务常态化
我市举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秘书暨理论骨干培训班
举旗定向主动担当为奋进新时代凝魂聚力 戴源调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廊坊市区停电信息公告(5月21日-5月25日)
安徽路5号历经百年大变迁 青岛最早的邮局变身博物馆
国友人演讲比赛秀汉语 讲述“我与中国的故事”
治沙夫妻的幸福生活
家长们注意!水痘疫苗“一针”改为“两针”
规范市场计量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市将开展市场计量专项监督检查
济南市政府研究室来深调研
“望闻问切”谁更技高一筹 重庆市中药技能大赛举行
全市选派干部加强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动员会召开
漯河一家属院惊现近2米大蛇 居民:有手腕那么粗
省人大常委会在昌开展反间谍法执法检查
苏州首批名医工作室名单出炉 助推多点执业
姜建军主持召开市政府第十四届31次常务会议 全面压实禁毒工作主体责任
市质监局组织参与“红船面对面”节目录制
杜延安指导谯城区委常委会“讲严立”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未央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圆满完成第一季度孕检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