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不少问题和争议,2018年注定是p2p大整合、大出清的一年。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8年1月,停业转型的p2p平台有49家,问题平台(含跑路、提现困难、警方介入等情况)为24家,合计已达73家,约为上个月的2倍,也是一年多以来,单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最多的一个月。与此同时,2018年1月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2081.99亿元,环比下降7.39%,创近11个月成交量的新低。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2018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强监管将持续,互金平台应放弃侥幸心理,扎实做好合规备案工作。从历史经验看,网贷行业资产端和资金端人气下降,主要是节前借款人普遍回收资金。此外,行业恰逢整改、备案冲刺阶段,大多数网贷平台决心将部分不合规业务进行剥离,尤其是停止了小额现金贷业务,此为借款端人数下降主要原因。
根据监管层给出的时间表,各地应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并对债权转让、风险备付金、资金存管等关键性问题作出进一步解释说明。
对于部分p2p平台来说,这项工作并不轻松。“春节小长假业已结束,快要进入3月份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北京某平台公司管理人向记者坦言。
“2017年,我们花了很大精力,全力以赴做合规调整,除了法律意见书还没出来,其他关于资产标的、银行存管、三级等保等都搞定了。”北京某平台人士对记者表示。另一家知名p2p平台对于备案显得颇为淡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在知名度、合规以及资产方面都颇具优势,拿到“准生证”是迟早的事。
不过,有些平台还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想迂回走捷径。深圳的一家平台人士坦言,其所在的平台按照监管要求做了整改,目前整改还在推进。“一些共性的问题如银行存管、属地化、超限额等,大家都在一边整改一边观望。”
事实上,目前已有多个省市下发p2p平台验收指引、通知等文件,引导网贷行业合规发展。其中北京和上海的监管部门都已表态不会对网贷备案设置数量限制。北京p2p平台验收备案只求质量,不求数量,通过一家备案一家。上海p2p平台备案从严把控,不设指标;合规一家,确定备案一家。
对此,有业内专家直言,“放弃侥幸,放弃幻想,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好合规——合规制度的完善,合规组织的建设和合规文化的塑造,才能够及时跟上动态规范。”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互联网金融监管逐步建立起从无到有的框架,未来的监管取向应是补齐短板,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更不错位。“监管和鼓励应结合,互联网金融毕竟是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中国金融业起到了类似‘鲶鱼’的效应。”
这里的健身器材“解放了”
赤壁陆水湖办事处加快修复沿湖生态环境
关爱贫困儿童 赠送学习用品
古台山林场横茶工区易地扶贫安置点举行搬迁入住仪式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
网贷备案大限将至 P2P平台加速洗牌
“九层妖塔”旁古墓被盗案告破 盗墓分子销赃开价1.8亿元
江津:创新工作方式助力高效维权
沪高校2018届首份就业协议签署 一批交大学子“上天入海”
息烽大力发展避暑养生游 又迎避暑客再续盛夏约
人民日报新论:为“中国饭碗”筑牢底座
我市成立首家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
榆次供电:优质服务 助力地方“蓝天保卫战”
解放思想 担当实干努力开创新时代铜川各项事业新局面
罗湖区黄贝街道协助区政协委员开展视察监督活动
5000辆成功新能源汽车将乘专列去深圳
凤城市文广局送文化下乡活动正式启动
严防可疑邮包货物 海口秀英区开展快递、物流行业禁毒专项检查
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首台超级变压器运抵站址
中老年人迷上智能手机“低头族”老龄化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