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夜访新生宿舍解密一年级学生住校“初体验”


9月3日是今年中小学正式开学的第一天,不少学生都在暑假最后几天收拾好心情,准备迎接新的学期。与很多走读学生不一样的是,寄宿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将面临他们学生阶段的一个转折点,开学第一天他们将要开始寄宿生活。早前,记者走访了肇庆加美学校一年级新生宿舍,带大家看一下小学一年级新生的住宿“初体验”。
“老师,我可以喝牛奶吗?”
“老师,我找不到毛巾。”
“我衣服不小心弄湿了。”
“我想回家,我想妈妈。”
“老师说不能玩了,要快点睡觉。” 这一声声稚嫩的言语,勾画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夜宿百态。
玩具是‘弟弟’,枕头是‘妈妈’
还没走进男生宿舍房间,记者便听到房间内传出来的阵阵清脆笑声,原来是几个小男孩在里面嬉戏打闹。接着,其中三个小男孩头顶着各自心爱的玩偶,假装自己是动物,还请求记者帮忙拍合照。希望记者拍照的金金问道:“我没有公仔怎么办呢?”他的小伙伴回道:“没关系的,你不是有一个大枕头吗,我们一起来拍照好不好?” 金金还从家里面带来一个小小的变形汽车玩具,他告诉记者:“我妈妈告诉我,抱着这个玩具,就是抱着我弟弟;而这个枕头呢,就是我的’妈妈’。”熄灯后,小金安静地躺在床上,依恋地抱着小汽车,“我妈妈打电话跟我说,弟弟去我房间找我,找不到我就哭了。妈妈说我在学校好好上学,周五放学就可以回家和弟弟玩了。”
记者留意从8点多开始,小熙就躺在床上默默地哭泣,不断在说:“我想妈妈了”。“这里好玩,但是我还是好想妈妈。”他委屈地说。今年才6岁半的小宇很活泼,玩得很开心。小宇主动告诉记者:“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偷偷哭了两次,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现在我已经适应了,不会再哭了,晚上都乖乖睡觉。”乐观的小宇还会安慰略带情绪的小熙,陪在他身边帮他克服恐惧。
小伙伴的陪伴使她的住宿生活不孤单
记者在女生宿舍的走廊上看到诗诗时,她正一边好奇地东张西望,一边梳头。她表示,因为要寄宿,妈妈特意帮她买了一把背后带镜子的梳子,爱美的诗诗把梳子当作宝贝般一直拿着。“我好想好想妈妈。”此时诗诗的语气略带悲伤,“但是,我晚上没有哭哦。”她眼睛亮亮地看着记者说道。聊起她的住宿生活,诗诗开心地说:“我喜欢小朋友和我一起玩,我也喜欢老师们,因为她们好有礼貌,会和我说’谢谢’,还教会我做很多事情。”。诗诗自己梳好头发后,就去找小伙伴玩过家家,偶尔给玩偶们梳梳头,然后与小伙伴天真无邪地笑成一团。
她一直紧捏着写着家人电话的纸条
熄灯后,身穿黄鸭子睡衣的小女孩,抽泣着爬进自己的被窝,手里紧紧捏着一张写着家人联系电话的小纸条,眼里的眼泪不停地滚落,“我要回家,我要妈妈……”她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值班老师发现她在哭,立刻过去安慰,“我们明天打电话给妈妈好不好?”孩子的啜泣声还是无法停止,老师便一直帮她抚背,直到孩子冷静下来。老师轻声说:“口渴吗,自己去倒杯水喝好不好?”话虽如此,老师还是默默跟在拿着杯子摇摇晃晃的小女孩身后,虽然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帮忙完成这些小事,但为了锻炼学生的自立能力,老师还是选择让学生自己完成。小女孩喝水时,依然没有放开手里的小纸条。
腼腆的她主动找老师倾诉对家的思念
在采访一位老师的时候,一个害羞的女生抱着圣诞老人玩偶走过来,“老师,我有一点点不开心。”采访暂时中止,老师开始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会不开心呢?”小女生摸着圣诞老人的胡子,“我……我想家了。”小女孩声音越来越小。“没关系的,很多小朋友都想家的。明天打电话告诉你爸爸妈妈,你想念他们,好不好?”老师接着跟她闲聊了几句后,小女生逐渐没那么低落,回房间准备睡觉。熄灯前,她还在轻轻地捏着圣诞老人玩偶的脸庞,仿佛在和它道一声“晚安”。
住宿生活使小朋友快速成长 家长希望孩子接受锻炼
记者看到一位家长走进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宿舍,手里还拿着给孩子送的药。这是一年级新生梁诗彤的妈妈,家长神情轻松地说道:“小孩今天早上有点咳嗽,晚上有点不放心就给她送药过来了,不过吃药后已经没什么大碍了。”据了解,梁诗彤两岁半开始就读于加美幼儿园,已经有三年的住宿经验,对这里的环境已经很熟悉了。家长表示:“加美学校在管理方面做得很完善,我对学校是比较放心的。我认为住宿可以培养孩子的自觉性,现在我家小孩不仅能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还会主动帮助家人,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都十分自觉。今天早上来学校时,都是她自己收拾衣服的,这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
让一年级的孩子寄宿,家长们在家里可能会更担心,怎样和家长做好沟通、减轻他们的忧虑,这就成了学校老师们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我们会经常拍一些孩子玩得很开心的照片发到家长群或者单独发给家长,与家长形成一个实时沟通。哪怕有家长要求和孩子视频都是可以的。并且宿舍有配置足够的ic卡电话,同学们可以随时打电话和家长沟通。”
学前培训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住宿生活
接近关灯睡觉的时间,记者发现宿舍里哭闹的孩子并不多,大部分孩子都是三五成群地一起玩耍,也有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当晚的内务工作,现场看到的情况与记者采访前的想象还是有所不同的,对于记者的疑惑,小学部德育主任张赢分享道:“其实多年前,第一天夜宿时哭闹的一年级新生确实比较多。当时是一位生活老师管理一个班,老师难以顾及到每一个孩子,导致孩子情绪传染、哭成一片。后来经过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探讨,决定开设学前培训活动。在学前培训阶段,老师教导的是课堂规则、认字等简单知识,以及生活常识,给孩子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通过几天的学前培训,孩子们一般都是以开心的状态融入到学校生活中,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完全适应住宿生活。”据张主任介绍,今年新生的学前培训安排在8月23-26日,同学们在培训期间已经相互熟悉了,这有利于正式开学后,孩子们可以更快地适应,产生的情绪问题也相对减少。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纪较小,自理能力相对较弱,学校在老师配备方面也会相对加强。“刚开始一个班配3个生活老师,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生活常识,从自己洗头发、洗毛巾、洗袜子、卷蚊帐、叠被子,包括女孩子的梳头发,为了让孩子轻松地适应学校生活,在培训期间,我们会有很多活动,比如一些简单的游园活动,孩子在参与的同时也能认识新朋友,使他们对校园生活产生兴趣。”
一年级住宿生的生活老师会有早晚班之分,为了更好落实学生的安全问题,负责晚班的老师们一般会在开学初每星期开一次会,会议上会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沟通。“老师们会一起强调晚上的安全、了解学生生病的情况、关注学生情绪等等问题。孩子在学校24小时都会在老师的看管之下,所以对孩子来说他并不孤单,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找到老师。”德育副主任胡琴光老师说道。
一年级新生住宿难适应,老师来支招
“只要孩子性格不是太内向,一般3-4天就能适应。”张主任说,“我们会引导他们做游戏,会让高年级的学生训练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譬如今天晚上也有五年级的学生下来教他们整理蚊帐,以大带小,他们就会适应得快一点。”
“刚入学很多学生自理能力是很差的,但是只要把他们放到集体当中,在集体的环境下与同龄人一起学习,再通过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慢慢地就学会了。我们应该更多地用鼓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比如有孩子某方面没做好,我们就会找他做得好的方面夸他,每个孩子总有他的优点,从优点去夸他,孩子就会很自信、很乐观。”
人们的情感是互通的。张主任谈到:“我们老师会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妈妈一样,而孩子也是能够感受到的。我把他们抱在腿上搂一搂、亲一亲,哄一哄,再跟他聊聊天,我们是以老师身份、还是以成人的身份,还是以妈妈的身份,小孩子内心是知道的。像我从一年级带到五年级的学生,我们之间的关系很亲密,甚至有一些学生一来到学校就会直接喊我‘娘亲,你回来了’。还有一点我们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也会鼓励孩子之间相互安慰、相互鼓励。”
寄宿让孩子提前步入“小社会”
张主任有多年带寄宿学生的经验,她认为寄宿生活可以帮助孩子提前步入社会。“第一他的自理能力会很强。因为在家里会有依赖性,很多事情家长不需要他去做,但是来到学校都要自己做。而且在同学和同学的比较之间、模仿之间他自然而然地就会去学习把事情做好;第二,在一个小群体当中,孩子学会和别人相处是很重要的。比如一些内向的孩子不懂怎样去交朋友,我们老师会引导他,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更阳光和开朗;第三,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会给他信心,让他去表现他最好的一面,自信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当同学之间出现矛盾,老师会及时告知他们怎样去解决。这样孩子从小就会学会,当别人做错的时候,该怎么去宽容别人,怎么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
新学期开始,这一群刚刚步入校园的小学生们就要正式开启他们的小学生涯,希望这些就读寄宿学校的孩子们尽快适应住宿生活,在校园中学到知识,在生活中找到乐趣。
记者 甘婉怡 实习生 李瑞婷 陈妙洁

廊坊市区停电信息变更公告(4月28日)
我市加快推进大别山区生态补偿项目实施
第一架飞机来了 泸州云龙机场开始正式校飞
向阳区领导参加第五届京交会绿色经济财富论坛会
扶沟县召开全县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推进会
记者夜访新生宿舍解密一年级学生住校“初体验”
全市加快制造业发展暨技改提升三年行动推进会强调 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优 不断开拓“三优”池州建设新局面
亮点!贵州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市领导调研公共场所消防安全
国内油价迎年内最大涨幅
市城市集团今年计划实施项目83个
荆州消防战士崔雷雷火爆抖音2天吸引20万人次观看
北关区人民检察院:专题研究把脉 助推公益诉讼
宁可十次“防空”,不可一次放松
滴道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
和县科协:举办“农村少儿爱科学”活动
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十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国歌词作者故里朗诵诗歌缅怀田汉
端午节进行时 古文化街气氛浓
大同古城内惊现一批明洪武四年城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