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老熟人越是“宰你没商量”,不论线上线下,如今“杀熟”成了行业潜规则。尤其是在线上,“杀熟”十分普遍,一个不小心,你可能就成了待宰的羔羊。
随着线上消费的普及,“杀熟”愈演愈烈。借助老客户对网站或产品的信任,商家悄然抬高售价或保持高价,损熟人而利己。苏州市消保委投诉科工作人员朱佳斌介绍,相较而言,线上“杀熟”更易得手,因为线下实体店价格调整需要到物价部门进行备案,而线上价格变化更灵活,也意味着更易钻空子。
在过去,价格歧视很少出现,因为老客户是需要重点维系关系的对象,消费越多就优惠越多。如今却大不相同,因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平台类app就那么几家,一旦消费者建立起信任,便很少再去相互比较,所以客观上也助长了某些商家店大欺客。
一名网友近日在网上自述被网站“杀熟”的经历,他出游时经常通过某旅行网订房,作为一家酒店的老主顾,他对酒店给出的房价深信不疑。偶然一次,他得知这家酒店房价有淡旺季之分,淡季要便宜不少,而网站给自己的都是旺季价,新用户反而能享受淡季价,老客户竟成了“冤大头”。记者调查采访发现,不少市民在线上线下消费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面对商家挖的“坑”,一些市民说,只好自己步步为营,小心设防,比如换个账号登陆、多方比价或者在朋友圈咨询了解价格情况。
一旦形成用户黏性,商家往往拿更多“甜头”去吸引新用户。以最小代价稳固存量、扩大增量无可厚非,但朱佳斌介绍,消费者享有价格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提醒消费者线上消费注意保留发票、交易记录等相关凭证,一旦侵权可投诉举报。如果是相同商品,在相同时间内、相同条件下消费,出现了价格不对等,按照《价格法》这个是属于违法行为。出现这种行为,消费者如果能举证出来,可以第一时间向物价部门或者属地市场管理部门进行投诉。我们消保委也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加大这方面的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杜绝网络平台价格歧视。
逐利是商家本性,但跑偏了就涉嫌违法。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沈建认为,亟待加强对大数据的监管,应尽早铲除“杀熟”等不良现象滋生的土壤。另外,随着消费升级,沈建建议商家用好大数据,不靠低价竞争揽客,而是通过提升精准营销、个性服务水准,产生更多大数据溢出的积极效应。 (911新闻广播 严志平)
王宏雍成瀚等看望慰问百岁老人
温县:“七步诗”铸“五美”乡村
全省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行动推进会议在我市召开
乐平市15家招商项目集中开工投产仪式举行
以大抓落实之功 破“小微”发展之难 不断夯实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杀熟”越演越烈 老客户为何成“冤大头”
淮安生态文旅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丰南区大齐各庄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见实效
姓名职业全是假的 女子棋牌室结识"证券经理"被骗8.5万
市质监局窗口全面取消办理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事项
日本冲绳县暴发麻疹 游客取消旅行计划
临海市局“严字当头”开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专项行动
申津渡即将惊艳全国!公安县首个田园综合体已送审
赛阳派出所:山东客人闹事 民警及时救助
【泰然应急讲堂】地下车库的安全问题
福州市第二医院护理部开展医联体心肺复苏AED急救技能培训
第五届“新余人才日”暨优秀人才表彰大会召开曾萍赖国根出席
他屡将“黑手”伸向寺院功德箱
旺苍正源乡颗颗杜仲树成为贫困群众摇钱树
磐石市残联召开2018年燃油补贴工作部署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