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新闻网讯(记者乔奇 金睿)月饼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吃的不仅是口感,更是一种文化。对于很多老宜都人来说,儿时的中秋记忆里,最难忘的味道,莫过于香酥可口的起酥月饼了。小心拿起一块酥得就掉渣儿的、刚出炉的、热乎乎的月饼,一口咬开,浓浓的香味儿在嘴里弥漫开来,真是让人无法形容的美味。在宜都有这么一位老人,她年过八旬,致力于传承传统美食文化六十年,全家齐上阵,每年坚持做一季传统手工月饼,大家都叫她谢婆婆。
宜都谢婆婆从1958年开始,坚持做传统手工月饼六十年。
每年中秋,全家围坐做月饼。
纯手工制作的起酥月饼,工序繁杂,选料考究。
烤炉中的月饼
刚出炉的起酥月饼,焦黄诱人。
拿到刚出炉的月饼,谢婆婆6岁的重孙女喜笑颜开。(金睿 摄)
关于中秋节
中秋,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为何吃月饼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自古以来,月饼作为合家团圆欢聚的象征,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那么,中秋节为何要吃月饼呢?民俗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食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圆,品饼赏月,其乐融融。关于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最早形成时期,史籍中没有十分确切的记录,其实,月饼成为中秋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最初,月饼是用来祭供月神的祭品。到了汉代,已经有蒸饼、胡饼、汤饼等点心,但那时并不是节日食品。每年中秋,人们都要用精致的糕饼来祭供月神。祭供完毕后,全家人再将糕饼分吃,表示合家团圆。
“月饼”作为一个专用名称,最早见于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和周密的《武林旧事》。那时,它也只是一种普通的饼状食品。月饼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始于明代。中秋节民间家家吃月饼的习俗,与历朝历代逐渐盛行的赏月活动密不可分,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
民俗专家表示,随着时代的演变,月饼的品种和花样越来越丰富,制作工艺更新、风味更多,中秋节吃月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文化传统。
清明祭扫高峰来临 交管部门提示错时、错峰前往
成都市政府与中国银行签署“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金融合作行动计划
区财政大力支持 长宁将推广百余个智能车棚
岳塘区:为村民送上端午文化“大餐”
朱伟率队调研佛高区优化管理体制工作情况
网络中国节:宜都8旬老奶奶教你做手工月饼
敬老院里送温暖
上饶三清山机场自通航已完成旅客吞吐量274763人次
直播:七城博物馆联动 全搜索带你直击神秘的金沙遗址文化
我市出台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指导意见
大英县脱贫攻坚“夏季战役”现场验靶专题会召开
安全管理“四落实”
男儿多壮志 岗位建新功
全市群众体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市公安局组织300多名机关党员民警上路站岗
统筹厨余垃圾转运路线 海沧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智能快件箱助力“最后一公里”
及时清理阳台杂物避免被烟花爆竹引燃
2018中国(菏泽)牡丹产业博览会开幕
浮梁县蹄疾步稳深入推进农村各项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