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论坛在蓉举行


3月31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论坛在成都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举行。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4月1日于挂牌成立,作为其核心区与主阵地,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这一年交出了一份硕果累累的成绩单。记者获悉,截至2018年2月28日,成都高新自贸区共新登记各类型企业17472户,注册资本(金)1769.76亿元,分别占成都高新区新增总量的65.09%、68.09%。其中内资企业17264户,注册资本(金)1758.02亿元;外资企业208户,注册资本(金)11.74亿元。
论坛上,来自区域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家学者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成都实践”为主题,就“自贸区制度创新与贸易便利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与合作机遇”等话题展开探讨,为成都经济开放和新兴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其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商务部亚洲司原司长吕克俭,成都商务委副主任、成都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张金泉,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洪涛,四川省民营石油商会副秘书长谭瑞以“以自贸区建设助力新型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合作”为主题,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对外开放战略格局切入,畅谈成都高新自贸区如何强抓机遇实现开放发展。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小波,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邓文俊,成都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征信官、高级副总裁朱劲杰,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继萍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与国际拓展”这一话题,深入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实现国际贸易的全面发展。
作为自贸区企业代表,北京帝恒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曾钫、四川科里特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政、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严虎、成都天象互动数字娱乐有限公司副总裁蒙琨围绕“自贸区企业‘走出去’的实践与探索”,与在座嘉宾分享了企业如何运用自贸区优势进行“出海”发展。
“一年来,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在转变政府职能、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成都高新自贸区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对欧开放合作,全面加快推动度各项试验任务落地,以自贸区发展引领开放改革,努力在自贸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实现新作为、再上新台阶。
探索制度创新 “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获全国推广
肩负“国家试验”的使命,成都高新自贸区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去年9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推广13项具备复制条件的创新改革试验举措,其中“面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就来自成都高新自贸区。
2017年5月,成都高新自贸区挂牌的次月,一项金融创新即已推出——全国首单银行间市场“双创债”由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正式发行。截至今年1月,首次发行的5亿元都已投放到急需之处,其中1.5亿元置换载体建设贷款、3亿元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孵化园等载体建设、5000万元投资“双创”企业股权,有效满足双创企业的融资需求,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放管服”改革跑出加速度
为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挂牌后专门建立基本数据库和云端大数据池,通过在线协报建和协同审批平台,在三维bim报建、“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实现部分流程的自动审批,大大方便了企业。
减一道程序,少几番折腾,市场正在感知政府之变:率先实现四川首个智能政务机器人为注册企业颁发营业执照,迈出了智能政府建设的重要一步;成功上线“政策在线导航+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自动为企业匹配合适的金融等政策,将政务服务时间从“5天×8小时”变为“7天×24小时”,为园区企业学好、用好政策提供了极大便利。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自贸区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金融、贸易等领域探索形成了40项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在成都市自贸办筛选的具有首创或优化提升的17个案例中,成都高新自贸区占9个;经四川省自贸办深化提炼后上报国务院自贸试验区部际联席会的9个案例中,成都高新自贸区占3个。
“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体制已在成都高新自贸区基本形成。对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实行备案管理,办理时限由20多个工作日缩减到3个工作日内。同时,开展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登记制改革,在成都率先出台个体小额经营社区备案制度,截至2018年1月31日,已累计备案11135户,充分释放了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与放宽市场准入相联系的“三十二证合一”、全程电子化企业登记改革等多项试点,工商企业核名、注册登记等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减至5个工作日,服务满意度提升至99.6%。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方面,成都高新自贸区在四川率先试行“双告知、一核查、证照联动”的“212”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执法事项及其他行政执法事项实现全覆盖。构建知识产权“三管合一、三审合一、三检合一”的“三三制”模式,在全国首创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公检“双报制”。
全国首倡tsppp 全球科技园区合作成果丰硕
成都高新自贸区在全国首倡“全球顶级科技园区合伙人计划(tsppp)”,促进全球技术、资本和产业链深度融合。2017年5月,成都高新自贸区举办2017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联盟圆桌峰会,与境内外22家科技园共同成立“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联盟”。由此,tsppp正式起航。
借助tsppp,成都高新自贸区不仅构建起全球科技园区的“命运共同体”,也打造出全球市场、企业的“命运共同体”,推动企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实现全球化发展。
自tsppp启动以来,成都高新自贸区不断创新合作方式。在中美合作方面,围绕人工智能和智慧基础城市研究,成立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成都分院;围绕科技金融领域,探索成立“成都-硅谷科技金融中心”。在中以合作方面,依托成都高新区与以色列海法生命科技园,探索建立中以科技创新中心。
去年5月,位于成都高新自贸区的中国首个对欧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中国-欧洲中心”正式启动运行,开启了服务“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和中国西部对欧全面合作的新窗口,目前,已有125家欧洲机构提出入驻申请。
成都高新自贸办负责人表示,将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探索差异化试验路径,把握“五区叠加”优势,奋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

劳动湖大清淤
共青团苏州市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开幕
爱在政和
罗绍昀:全面落实“河长制”,治理水环境,保护水安全(图)
如何办理营业执照?
[高新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周年”论坛在蓉举行
打击网络医托要各方联动下“猛药”
宝马在华增资扩产新能源汽车
武陵源区连续23年被评为“省综治工作先进区”
今下午4:30后可持准考证看高考考场 要做到“三看”
山东无棣县来潼关县考察交流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襄阳开展臭氧污染防治精准治理
取经东瀛 宁波文创展望千亿版图
争当主力军 建功新湖南
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 海口启动“平安校园行”主题宣传活动
政协郴州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专题学习
坚定理想信念,严守纪律底线
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开阳县南山社区开展“新春温暖行,慰问暖人心”活动
未央区安委办第四督查组督促六村堡街道迅速整改安全隐患集中交办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