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头顶烈日在滚烫的陶缸前操作。
福州日报记者 李白蕾/文 张人峰/摄
烈日下,一个个大陶缸一字摆开,工人们手持1米多长的木杵,汗流浃背,费力地翻搅缸中浓稠的液体。这是记者昨日跟随市总工会干部走访高温下的职工,来到民天食品厂看到的鱼露(虾油)制作场景。
“七八月是鱼露制作黄金时节,这种特别炎热的天气有利于鱼虾蛋白质分解成人体所需氨基酸,晒炼一天能顶冬天一个月,所以越热越得加紧干,因为好时节稍纵即逝。”民天食品厂副厂长黄星文说。
今年64岁的陈学耕在这里做了36年鱼露,是全省仅有的一位民天鱼露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虽已退休,但他闲不住,没事总喜欢往厂里跑。陈师傅告诉记者,鱼露制作九成以上工序必须在高温露天下完成。“下料、晒炼、搅拌、浸提、退渣,都少不了这些大陶缸,它们可是老祖宗留下的做鱼露‘神器’。”
“全厂有大陶缸约3000个,它能吸收地面温度,也能接受阳光照晒,缸壁四面都可受热,下午最热的时候,缸壁温度能达七八十摄氏度,一不小心就会被烫起泡。”黄星文说,鱼露制作工有16人,平均每人要负责近200个陶缸,为了缸里的原料受热均匀,每天清晨四五点、上午10点、下午4点、晚上六七点,都要对所负责的陶缸逐个翻搅一轮。“按每个缸捣10下,一天也得捣8000下,况且缸里的并不是清水,而是带着还没溶解的鱼体,盛满时有250公斤重,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中国的“007”什么样? 国安干警首次公开“亮相”
昆明市健康扶贫新举措 贫困人口可先诊疗后付费
宁德市审计局为国企内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量体裁衣”
石门县罗坪乡中心学校师生收看《开学第一课》
宜昌今年重点打造19条“美丽宜道” 3年建成500公里
走近鱼露制作工:黄金时节不等人 越热越得加紧干
丰都县妇联“新春送福”巾帼志愿服务走进社区
点赞!聊城市妇联为700名贫困妇女儿童赠送了保险
桐城市组织收看安庆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刘中汉陆应平在安庆主会场参加会议
3天收到422条意见建议 审批服务"一次办好"市民有话说
我市加强编外人员规范化管理出实招
石门县罗坪完小:红歌嘹亮,助力成长
广西首块“智慧门牌”钉挂上户
短暂春寒去 一夜暖春来
奔驰撞东联路匝道水泥墩散架
我市9个水环境治理项目获中央预算内投资8640万元
市统计局认真部署2018年统计法治工作
固镇经济开发区国土分局积极开展2018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
打通“最后一公里” 慧择推旅行第一现场救援保险产品
“哈马”乐队、赛道表演征集启动 这片舞台由你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