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魏东柱报道 10月9日下午,全市乡村振兴“6+1”示范区建设专题会议召开,总结前一阶段全市乡村振兴“6+1”示范区建设工作,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做好下一步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市委书记侯红出席会议并强调,全市乡村振兴“6+1”示范区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工作经验。
市委副书记秦保强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松文,副市长王玲、黄玉国等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农道联众关于全市乡村振兴“6+1”示范区规划设计情况的汇报,听取了市委农办关于近期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汇报,听取了鼓楼区、祥符区关于近期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汇报,听取了大宏集团关于近期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汇报。与会市领导以及市直相关部门和相关区负责同志作了发言,提出促进全市乡村振兴“6+1”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建议。
侯红指出,要充分肯定前一阶段全市乡村振兴“6+1”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绩。市统筹、区实施、乡村主体、团体参与的模式是可行的,形成了合力;乡村振兴“6+1”示范区的规划理念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定位总体来说是准确的、可行的;各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参与,特别是“一镇一乡一办事处”(朱仙镇、西姜寨乡、仙人庄办事处)的基层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侯红强调,要充分认识全市乡村振兴“6+1”示范区建设的示范意义。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全市乡村振兴“6+1”示范区形成了闭环,余店、朱仙镇、西姜寨是三个支撑点。全市乡村振兴“6+1”示范区要成为开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区、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文脉传承示范区、乡村振兴推进中各种模式可复制可借鉴经验的示范区、全国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侯红强调,要扎实推进下一步工作。一要抓住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主攻方向,坚持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不是去小农化,不是乡村过度产业化,不是盲目推进土地流转,不是消除农村生活方式与城市生活方式的差异,不是轻视基层“三农”工作,而是加强基层“三农”工作。要保留农村特色,让人记得住乡愁。要懂农、爱农、知农,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去考虑一系列问题。二要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让农民参与、让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三要探索全市乡村振兴“6+1”示范区建设的相关模式。在规划模式上,坚持两头发力,把规划部门的顶层设计与农道联众的推进结合起来;在资金投入模式上,健全完善财政投入、金融机构投入、社会资本投入等多元投入机制,使各方受益;在土地模式上,推进“三块地改革”,争取全域土地整理改革试点;在产业模式上,全市乡村振兴“6+1”示范区各组成部分要结合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在人才模式上,要实施好新乡贤计划和新村民计划;在生态模式上,要做好乡村旅游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工作;在文脉传承模式上,要准确把握全市乡村振兴“6+1”示范区各组成部分的灵魂和文化内涵;在组织模式上,要探索组织振兴的模式;在集体经济模式上,要形成独具开封特色的模式。要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推进乡村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传统农民变新型职业农民。四要分类实施,把握节奏。要尊重乡村发展规律,注意演变趋势,有些可以积极提升,有些可以融入城镇,有些可以进行特色保护,有些可以搬迁合并,有些可以就地修复,切忌“一刀切”,稳中求进,谋定而动。五要抓紧谋划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全力合力推进。围绕田园综合体、全域土地整理改革、古村落保护、清洁取暖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安全饮水、公厕革命、垃圾治理、污水处理、交通、文化旅游产业、融资平台、电子商务、信息网络、电力等抓紧谋划项目,做好项目立项等一系列工作。干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沉下去发现问题,静下心研究政策,出真招破解难题,积极向上争取支持。
【评论】蹄疾步稳打造“中国数谷”
大刘镇中教师参加“源汇区第二届名师成长工程”课题研究展示课活动
王毅出席第25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
滨州龄航口腔医院将为幸福妈妈提供免费口腔检查护理
鹰潭代表团认真审议省人大常委会、省法检“两院”工作报告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情况的报告
侯红在全市乡村振兴“6+1”示范区建设专题会议上强调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工作经验
个税法第七次修改!起征点由每月3500提至5000 还有哪些亮点?
川在线:成贵铁路乐山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江西宜春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樟树市召开
越野车连撞10块护栏再冲上花坛
永吉县重视拥军优属工作高标准保障温暖人心
南充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闭幕
松江区加强事中审核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9日,5万盆菊花在亭园绽放
杭州人昨起可24小时办港澳台签注
丹徒志愿者汇集于“家” “有志者”多了新平台
我市推动老工业区改造4年间累计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2.77亿元
筠连县:茶叶专家上门为茶农“传经送宝”
“我关注 她生活”女性民生调查签约立项
“幸福花开·十九大精神润衡州”系列活动走进珠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