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网田林6月8日讯(通讯员 刘宏福) 近年来,田林县根据县域实际,坚持高度文化自觉,充分发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优势和作用,以发展繁荣民族文化为己任,认真做好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全力推动“吼敢”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倾力打造县域文化品牌。
立足壮乡实际,培植“吼敢”沃土。该县注重从顶层设计入手,密集开展相关专题座谈、调研活动,完成了田林县“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编制,明确了全县文化发展定位。根据民间一年一度“吼敢”山歌节庆,结合壮剧曲调与山歌的历史渊源,该县果断出手,紧紧抓住“吼敢”这一县域文化符号,坚持每年由政府主导举办规模盛大的“吼敢”壮剧节,使“吼敢”这一特色得以数倍放大,逐渐成为社会自觉定位田林文化的一大品牌。同时,该县不断夯实基础条件,先后建成乡村永久戏台90个、简易戏台9个,“农家书屋”168个;建设田林壮剧学校,锻炼了一批农村艺人和文化苗子;县财政每年拨款100万元补助农村业余壮剧团,目前已发展到110个,业余演员3000余人,开启了农民送戏进城的新时代。秉承“从娃娃抓起”的理念,配合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各中小学培养小演员351人,民族文化呈现后继有人良好势头。以壮剧、马骨胡、瑶族铜鼓舞、民歌以及各族习俗为主要抓手,不断推陈出新,与特色美食展览、“百家宴”活动有机配合,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了田林知名度。
强化保护传承,挖掘“吼敢”特色。为进一步增强壮剧活力,该县还结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攻坚、戏曲进校园等主题活动,组织创作了一批好作品,传递发展正能量,唱响田林好声音。在近几年的“吼敢”壮剧节上,该县精心安排了《我们的价值观:孝、尊、仁、善》、《我们的纺织》、《我们的家园》等专题歌会,大型壮族风情剧《欧贝》、《吼敢》以及专题歌会《我们的家园》被隆重推出,将传统文化赋予了时代特色,唱响了“田林好声音”。深入民间访问采风,收集文史资料,并将其编辑成册留存。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国传统剧作集成》(田林卷上、中、下册)和《田林壮剧传统剧目精选》(壮汉英对照)、《壮语古体字》、《“吼敢”壮剧节•2016》等系列民族文化书籍,其中后者为首部节庆资料书籍。目前,全县列入县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有42项,有市级以上的传承人9名。
植入田林元素,展现“吼敢”风采。依托发源于岑王老山的利周河及沿河民族文化,建设“春天里”等7家农家乐,开辟油菜花基地、自摘果园等,成功创建“广西三星级乡村旅游区”。今年,该县又将老山脚下的贫困村申报为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整合扶贫、住建、旅游等资金,大力打造文化旅游扶贫第一村。主动适应新常态,精心选取了利周、潞城、定安等几个乡镇开展文化名镇创建工作,目前利周乡的休闲走廊、潞城乡的瑶寨风情以及定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经初步成型;县城民族风貌街、沿河文化长廊、风雨桥、壮剧中心以及“马神甫事件”群雕,全部融入田林文化元素,彰显壮乡风貌。借助“吼敢”节庆,开展田林特色美食展销,推介田林特色产品,带动民族服装、绣球、铜鼓舞及壮戏艺术纪念品生产销售,形成自身独特的新卖点。同时,壮剧《瑶娘》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现代小壮剧《和谐家庭》、《爱满人间》相继获得“八桂群星奖”铜奖,古装小壮剧《灵燕戏虎》获得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特别是该县应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邀请进京举行壮剧艺术和壮族马骨胡音乐展示,得到专家一致好评。此外,该县还组织山歌队到区外贵州册亨、云南富宁以及市内百色、凌云、隆林、田阳等周边县(市)联谊,县域“吼敢”文化品牌从此打响。
水污染防治各地人大在行动
文化,浸润聊城人的365天
高新区、白云区:加快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 奋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领导到永城市调研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邗江区方巷镇的危桥变新桥 村民感恩祝贺
田林打响“吼敢”文化品牌
培训校车驾驶员 提高技术保安全
淮阳千名干部踏雪“大走访、送温暖”
仙居县人防办扎实推进学校人防教育
为精心维护“泉城蓝” 四里村深入推进环保网格
中东部高温将持续至8月上旬
监管作业紧密结合 调整状态保障苏河
股市弱市中如何识别“假突破”
庆元五大堡乡“招商消薄”富山村
我市将评选300名市劳模
东航江苏公司计划执行1604个航班确保国庆旅客出行
怡景花园小区居民楼下建筑垃圾占道 车辆难过往
商洛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考评结果的通报
考核最严格水资源 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市发展改革委通报“讲严立”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