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请平安回家

6年前,李艳走失辗转来淮。而今,救助站苦寻亲人,一家久别重逢 
 
  6年前的一次偶然,让李艳迷失了回家的路。在外漂泊、风餐露宿、恶疾缠身的折磨模糊了她家的记忆。直到2012年8月,流浪到谢家集区的她在街头被公安部门发现送到市救助站才在淮南有了“家”。在接受救助的6年时间里,工作人员为帮她找到亲人辗转多地。2018年7月27日,离家6年的李艳终于踏上了归乡之旅。
“2012年8月,一名衣衫褴褛的老人病倒在谢家集区医院村附近的路面上,公安部门接到热心市民报警后紧急将人送到市救助站,当时她整个人看上去已在外流浪很久,身体十分虚弱。”市救助站相关负责人鲍广斌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当时老人精神状态颓废,身材瘦小,让人看了十分心疼。随后,救助站工作人员立即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并在老人病情稳定后,与老人进行交流,试图弄清老人的姓名、住址。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老人始终是不言不语,经医院诊断,确定老人是一名聋哑残疾人。“医院诊断后,我们将她安置在站里悉心照料。” 鲍广斌说,在之后的几年里,他们一直试图找出老人的个人信息,但登报寻亲、推送手机头条、dna比对等多种寻亲手段使用后,均如石沉大海一般未起到效果。 
尽管如此,救助站工作人员始终没有放弃为老人寻亲,他们根据老人的样貌特征,请求公安部门协助,寻找与老人相似的失踪人口信息,进行核实确认,对信息比较符合老人特征的,还派出专门人员前往当地进行走访,但遗憾的是最终都没有结果。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7月23日,我们请求市公安局山南分局三和派出所利用新兴人脸识别技术对老人面部特征进行比对,最终与亳州市蒙城县王集乡的一位老人面部特征匹配成功。我们随后与当地救助部门取得联系,通过他们确认该村有一名失踪人口与被救助女子非常相似,叫李艳。”据鲍广斌介绍,当他们将老人的照片等各方面信息传给该村后,老人的儿子一眼就认出照片上老人正是其母亲李艳。“当时辨认照片的是老人的二儿子,情绪瞬间失控在电话中痛哭失声,他随后通知了在无锡打工的大哥,两人连夜就要来淮接老母亲回家。” 鲍广斌说,考虑到安全、交通等问题,双方最终商定7月27日,两兄弟一起来救助站接母亲回家。
7月27日上午9时15分,市救助站,亲人团聚万分欣喜,两个儿子紧紧拉住老人的双手,再也不肯松开。在现场,李艳的二儿子张西山说起了母亲6年前失踪的经过,“2012年6月,父亲突发中风,焦急万分的我忙着把父亲送往镇医院急救,无暇照顾已年过五旬的老母亲,她肯定是又犯了糊涂,沿着往镇医院去的那条路找我们去了,没想到迷失了方向,从此杳无音讯。”张西山说,大哥张西河当时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他和两位老人,母亲时常犯糊涂,再加上聋哑残疾,走失后他简直无法想象老人流浪街头的后果。发现母亲不见后,张西山立即报了警,并组织村里的亲朋好友数十人外出寻找,但找遍了周边村镇都没有找到母亲的下落。此后6年,寻找母亲成了两个儿子的一块心病,只要听说哪里有和母亲外形相似的老人流浪,两人都要跑去见上一见。
在现场,两兄弟还给救助站送上了锦旗,他们说:“一家人6年的团圆梦让你们给圆了,真要感谢党的救助好政策和善良的淮南人民。”
图:亲人相逢欣喜若狂(记者 孙鸿)

奇瑞瑞虎3x巴西开售 彰显中国智造进军国际市场实力
贴近学生需求肇州托古中学校园文化育人“细无声”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公布上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名单的通知2018
重要提醒!这种病进入高发期,尤其是孩子!
清远芳华⑤:风尖浪口,一个人站了出来,改变了“清远经验”的境遇
老人,请平安回家
《旅游汽车安全服务规范》(DB3301T 0217-2017)
90后小伙网购射钉枪重新改装涉嫌犯罪被刑拘
安庆专项整治校园周边“五毛食品”
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
抓梳理抓问题抓协同 努力加快重点项目进度
本报启动高铁沿线采访活动,第一站走进湛江西站—— 正进行设备调试收尾工作
上海电气锅炉岛首次挺进中北美市场 中标牙买加高压油气两用炉项目
省领导在成都检查2018年春运及安全生产工作
市城管系统举行2018年职工运动会
龙塘镇推进扶贫对象动态调整会议现场
16日气温为深圳本周最低 18日起气温开始回升
设置护学岗整治游摊 沙区城管让学生很有“安全感”
太康县委书记王国玺到独塘乡检查指导产业扶贫等工作
成绩单里的产业新动向系列报道之一 创新路上释放工业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