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俞新美 记者赵勇进)近日落幕的2018中国海门经贸投资洽谈会暨第23届中国海门金花节传出消息,签约总投资10亿元的特种光纤光缆制造等22个项目中,大多来自上海。今年以来,当地签约、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超60个,总投资逾1000亿元,其中沪上项目占六成。
海门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综合实力、产业基础、生态人文等优势,加快与上海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在产业、城市、交通、生态等领域协同发展上求突破。去年,海门排出7个方面23项重点工作内容,分解成3至6条不等的工作任务分别给12个区镇和20个重点部门,并把追求产业的协同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海门突出“3+3”先进制造业协作,着力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加快对接。位于海门港新区的铭术环保材料项目的主体厂房基础建设完工,从4月开始进入地面以上建筑施工。项目由上海铭术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1.6亿元,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现代城市装修用新型环保材料,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去年底开工,预计11月竣工投产,达产后可实现销售1.5亿元。3月中旬,现代道具产业创意创业中心项目开工。项目同样来自上海,总投资1.5亿元。项目负责人说,落户海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紧靠上海,交通便利;二是文化相近,彼此协同。
加强产业研究和平台打造协同发展。海门与上海社科院合作,重点开展海门承接在沪企业优质项目转移研究,目前已形成研究成果。海门的创新载体与上海的高校合作,吸引沪上人才带项目到海门创业。海门科技园生物医药科创园入驻的近100个研发类项目70%来自上海,国际中小企业科技园入驻的5个高端制造业项目全部来自上海。年初,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海门新药创制中心挂牌,中科院上海药物所4个项目落户海门。
1月中旬,南通市首批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挂牌。海门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上海实施农超对接、产地直销、社区专供、会员配送等新模式,不断提升两地协同发展步调。目前,海门拥有专供上海市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1万亩,农产品在沪年销售额达30亿元;去年,沪上5亿元资本投入16个农业项目。
赣榆住建局“六结合”时刻敲响警钟
电影《李学生》再现李学生
我市部署今年老龄工作今年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全覆盖
湖里区:大学习大宣讲同频共振 激荡新时代奋进力量
东庄镇:壮大消防力量体系 加强山林消防工作建设
海门今年逾60个亿元以上项目中 六成来自上海
五个一百:网络精品激扬新时代正能量
贵溪108人参加“三方面人员”选拔考试
九江市六中校长梁明一行来九江双语实验学校考察
武功举办农机驾驶员操作技能大赛
张敬华专题调研“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
八旬老人李忠信:用镜头“话”开封
科学家来到我们身边啦!—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夏青教授莅临济宁市实验初中作科普知识讲座
去年以来南京近4万人因失信被限制乘飞机高铁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雨花民政齐心协力忙冲刺
“春风行动”将于小年启幕 首场招聘会在平原举行
苑庄镇千余村民家门口“淘金”
他们做了啥,习近平给他们回信了
风雨同舟携手共进 开创更加美好明天
自治区税务局50项措施助力办税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