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的“不可抗力”究竟谁说了算?

■本报评论员 扈宏毅
目前,已造成至少16人死亡、228人受伤的印尼地震,让不少中国游客望而却步,尤其是网上公布的一系列“惊魂视频”,更让那些已经报名参团去印尼游玩的游客提出了退团的要求,但有游客反映,在退团退费这个问题上他们遭到了麻烦,旅行社不仅拒绝退款,还鼓励游客们去巴厘岛旅游。
这类旅游退费纠纷其实并不少见,处理结果也不尽相同。根据往日案例,游客单方面提出因不可抗力退团时,倘若要求退团的游客众多,旅行机构可能迫于压力同意退款,当提出退团的只是个别人,那么他们的诉求恐怕就很难成为现实。
按说,旅行机构该不该退款,不应当以所受到的来自游客的压力大小为依据,而应以法律为准绳。我国《旅游法》规定,“因不可抗力影响旅游行程的,旅行社经向旅游者作出说明,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变更合同;旅游者不同意变更的,可以解除合同。”“合同解除的,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已向地接社或者履行辅助人支付且不可退还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
但现实中,游客交了预付款就处于被动地位,有时,他们很难和旅行社平等协商,或者通过双方协商甚至探寻法律条文也无法解决问题。
比如,游客和旅行社双方对“不可抗力”的理解因立场不同而存在天然差异。每个人对潜在风险的预估能力和预估结果都是不同的,拿印尼地震来说,有的人可能认为只要不去发生地震的地区,就没什么问题,而有的人可能顾虑较多,认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况且当地旅游部还发出了安全警示,那么放弃旅行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对此,旅行社有旅行社的依据,就是地震发生在龙目岛,而根据有关新闻报道,除了震中地区的酒店和旅游设施临时关闭,其他地区的旅游设施仍照常开放,也就是说,目前依旧向游客开放的巴厘岛并未遭遇“不可抗力”。通俗地说就是,是否遭遇了不可抗力,旅行社很难以游客的个人感受为准,也不能以此作为退费依据,否则,今天你退团,明天他退团,机构很难管理。
那么“不可抗力”究竟以什么为准呢?游客和旅行社之间的分歧该如何解决?目前似乎并没有定论。正如有行业研究者表示,“在国内,如果不可抗力不影响旅游者入住,那么也就不能算做无法履行合同。但境外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无法把控。”
按照行业规则,我们不能说这家旅行社错了,但是游客也很无辜。根据当前旅游行业内部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看,游客拿到退费的可能性不大,而现实中,利用这一概念漏洞的现象也并不少见。更常见的情况是,旅游进行一半遇到暴雨,游客仍被导游催促上船,尽管很多人感到了危险,可是身在异乡的他们已无法左右自己的行程,便不得不听从导游的安排。有的旅行社即使预见到了潜在的危险也不愿意终止行程给游客退钱。
从这对矛盾的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旅游法》之下,旅行社其实还有自己的一套行事规则,这些规则有的合法合理,有的是钻了法律的漏洞,有的是存在已久的霸王条款,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它们表面上是制度依据,其实早就预设了游客的弱势地位。因此,用详细的司法解释来规定旅游法中的笼统之处,匡正旅游行业的不合理规定,杜绝任意解释、架空法律的现象,才能在出现类似纠纷时,给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
用详细的司法解释来规定旅游法中的笼统之处,匡正旅游行业的不合理规定,杜绝任意解释、架空法律的现象,才能在出现类似纠纷时,给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

朝阳银行小微贷有效支持“五个一工程”发展
疾风暴雨 相守相依——记德阳公安特警“7·11”抗洪抢险党员突击队
生态林带、景观廊桥… 西河两岸从荒芜变成绿洲
以石会友以石怡情 迎新年玛瑙精品交易会火爆
市政协围绕“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建议案落实情况 展开监督性协商议政
旅游中的“不可抗力”究竟谁说了算?
秦春成在海威科技公司调研时强调围绕国家战略布局 实现企业跨越发展
我市河长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越来越多的新项目落户 带动唐山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图)
建华公安分局开展场所消防安全活动
湖北省第十届茶业职业技能大赛开赛 264名“茶人”齐聚恩施拼技艺
廉江:“三个四” 层层压实责任
广东教师踏上援疆支教之路
墨脱秀丽春光令人神往
市区九个专业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
中国车市呈微增态势新能源车将稳步增长
即墨区:溥佐画展在德馨艺术馆开展
武隆:后坪乡关爱妇女从"头"做起
2018年首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由涨转降
7月以来 内环快速路上3个快处快赔点已处理事故44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