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严堵干部违规报销“漏洞”


  近日,浙江省纪委监委通报了台州市椒江区马峙村村干部挥霍浪费村集体资产相关问题。2013年至2016年,马峙村村委会原主任李昌启、村监会原主任李昌志及其他4名村干部先后340次违规列支招待费、香烟费、餐费等,报销费用近6万元。(8月14日中纪委网站)
作为一个村级组织,干部们3年违规报销了340次,这样的频率足以令许多人震惊。而更为嚣张的是,连40元的香烟发票,高达3000元的就餐费,以及同一天违规报销2次现象,足以印证一些村干部在“八项规定”精神下不收敛、不知止的顽固行为。
众所周知,一个村的日常接待本就不多,偶尔加班吃点加班餐无可厚非,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这么多报销的借口。可以想象,这其中只有极少数是真正用于接待和正规使用,而多数情况,只是村干部骗取冒领公款的幌子罢了。
在有的地方,村干部自视为“土皇帝”,奉行“我的地盘我做主”,不管村里账上有没有钱,都想方设法往自己口袋里拿。帐上亏空后,就向街道“哭穷”“化缘”,打起悲情戏。街道为了让村干部维持日常工作运转,也只能用钱哄着,使一些村干部误认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把好处都给了自己。
可以看得出,在一些村级组织,报账的管理相当不规范。不管能不能报账,是否符合规定,“一把手”都在任性签字画押,而账务人员更是形同虚设,非但未起到监督的作用,反而成为了“帮凶”,甚至是同伙,成为典型的贪腐“窝案”。
其实,在制度的设计上,对村级组织的经费使用并非“牛栏关猫”,问题和漏洞主要就也在执行层面。有的由于村干部胆大妄为不怕事,有的由于村干部不熟悉制度凭着感觉干,还有的认为账面上过得去充满了侥幸,而这些思想认识上的“短板”,才是违规报销的“漏洞”所在。
为此,严堵干部违规报销的“漏洞”,关键要从提高村级干部的思想作风方面入手,加强对他们的政策解读,多用反面教材进行警示教育,让他们保持敬畏之心,能算清贪腐的“成本账”,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来源:景德镇新闻网)

孟津县行政服务中心党组召开会议研究中心“三重一大”工作
谢少谋部署今年经济工作 争取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回音壁
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
爱心扶贫为我撑起一片天
[网评]严堵干部违规报销“漏洞”
魏县召开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
清华中学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八十二周年合唱比赛
县国土资源局开展土坯房改造政策宣传
清明时节,杭州可能风大雨疾还很冷
青川县三举措禁限烟花爆竹实现“青川蓝”
天津:固定污染源实现“一证式”环境管理
大足区精神卫生中心迁新址 300余名患者住进“新家”
中小学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铁西区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南通市通州区残疾儿童走进校园 红领巾助残在行动
市八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六次主任会议 陈彬主持
上海:金融扶贫帮助西藏农牧民筑起风险保障
市民乐享“舌尖上的春天”
南陵县春谷雨志愿服务队获省“月评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