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瘫痪者亲自到场鉴定”缺乏人性关怀

济宁新闻网讯(评论员 陈曦)南京一位市民因突发脑溢血,一直瘫痪在床,失去了行动能力,家人想为他办理病退。根据办理流程,他需要先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可在申请鉴定的过程中,却遇到了难题: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称,需要本人亲自到指定的地点做鉴定。病人的哥哥胡先生为弟弟的事已奔波了两三个月,“他四肢都动不了,还非得本人过去?这样的特殊情况,也不能变通吗?”
说实话,让一个全身瘫痪、体质虚弱的病人,到离家较远的指定地点做鉴定,还真不是啥容易事儿。对鉴定部门提出的硬性要求,他的家人也一直在想办法满足,比如联系120急救中心,希望能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携带医疗设备陪同,由救护车将病人护送鉴定地点,结果急救中心以资源紧张、只为危重病人提供服务为由拒绝。胡先生一家也曾向鉴定委员会提出,可否邀请专家上门,或者和专家组进行视频会话,收到的答复都是冷冰冰的不可以;无奈之下,也只有向媒体求助、向舆论公开,以寻求各方关注与解决方法。
正如有人所质疑的,现在办个身份证,如果行动不便,民警还会主动上门办理呢;怎么到了鉴定劳动能力这事儿上,就不能稍微变通一下呢?事实上,南京市曾开通过专家上门鉴定的绿色通道,后来却不了了之,又回到了必须“亲自到指定地点鉴定”一刀切的老路子,有困难自个解决。对此,当地人社局相关人士表示,若提供专家上门鉴定,不能排除有人可以自行到鉴定机构、却称到不了的现象,专家组是忙不过来的;而这种辩解完全不值一驳,若是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钻空子”行为,完全可以率先“定规矩”,比如什么样的疾病可申请上门鉴定,而不是把“上门鉴定”的路彻底堵死,为难那些行动困难的病患。
经媒体曝光后,胡先生一家收到了人社局“将在了解相关情况后,进行协调帮助”的回复,不知道他们是该为“特事特办”感到侥幸,还是该为数月的折腾感到“累觉不爱”?事实上,这家的糟心遭遇绝非个案。再出现类似事儿,难道当事家庭也只有走曝光、求关注之路?这也未免太悲哀了。说到底,打造服务型政府,需要公仆们真正把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上,多为民提供便利,多给困难群众人性化的关怀,如此方能收获更多的认可和点赞。

交通银行滁州分行召开2018年工作会议
超市买到“怪味”薯片 质量问题被下架?
放假不放松守护“海上家园”
淮上区城管执法局召开应对雨雪低温天气紧急工作会议
新疆:“支部+协会”带领红叶林中的村庄脱贫奔小康
“让瘫痪者亲自到场鉴定”缺乏人性关怀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11年连增
驻青两高校公布招生计划 青大本科招生8000人
台风暴雨无情公益救援暖心
雅安市中医医院(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更换放射诊疗设备审批(限不需要改建原工作场所))
雷州公安局深入治超点检查指导
海棠区“欢度国庆·歌颂祖国”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活动开幕
长治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同意成立“长治市机器人创客教育协会”的批复
我市突出“三个力保”提升城市品质
为省几个过路费 高速逆行12公里
打造助残扶残共享发展新格局
开阳县楠木渡镇对万亩蔬菜保供基地“千亩核心区”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
南山出入境办证大厅启动午间延时办证服务
李劲调研大安乡凉水村扶贫推进工作
民权:城区道路绿化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