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购物中心内的影院半年收入超两千万元,却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昨天下午,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对一家影院管理有限公司开出了“面值”100万元的罚款决定书。这是海淀法院出具的最高罚单。
今年2月,周某在海淀法院立案申请强制执行一影院管理有限公司偿还199万元。法院受理此案后,立即向被执行人邮递了执行通知书和财产报告令。然而,这两份法律文书却似乎石沉大海:被执行人既不联系法院履行义务,也不向法院报告财产。
与此同时,承办法官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冻结了被执行人名下的所有银行账户,但遗憾的是,冻结的金额与执行标的相去甚远。
正当案件陷入僵局时,申请执行人通过海淀法院自行研发的审执联络平台,向承办法官提供了一条非常有价值的财产线索:位于海淀区一家购物中心的影院属于被执行人的资产!
承办法官在美团网上了解该影院的售票情况,结合影院位于活跃商圈等因素,法官判断被执行人仅凭影院收入即具有履行能力。同时,承办法官向美团网发送了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其提供该影院真实的票房收入情况。
上个月,执行人员前往影院进一步核实其营业收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影院的工作人员并不避讳其高额收入,坦言该影院一年的票房收入高达五六千万元!
听闻这一消息,执行人员既激动又气愤:此案线上的财产查控结果虽不乐观,但并不属于执行不能案件,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应该可以得到保障;但被执行人在接到法院执行通知书和财产报告令后,却无动于衷、淡漠处置,其淡薄的法治意识令人心惊。
执行人员当场询问该公司负责人:“有这么好的营业收入,却为什么不主动履行?”该负责人解释:“公司高管一直在频繁变动,就没人愿来处理这件事,所以拖了这么久。”
“公司内部的人员调整并不影响公司对外履行义务、承担责任,你们公司作为案件的被执行人,属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同时也违反了财产报告制度。”执行人员释明后,该负责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将立即联系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承办法官了解到,在多起执行案件中,该被执行人都存在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行为,等到执行人员找上门去,才愿意履行义务。针对这种挑战司法权威、妨碍执行进程的行为,承办法官结合该被执行人的盈利能力、行为情节等多重因素,决定对被执行人罚款100万元。 这也是海淀法院开出的史上“面值”最大的罚单。
规范经营行为扮靓市容市貌
梁园区解放办事处秸秆禁烧从“零起火”抓起
本周六扬城迎来“冬雪”首秀?要看这股冷空气是否“给力”
慈善家田家炳辞世 田家炳学校苏州有两所
全市人社部门组织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
影院半年赚两千万不履行判决 北京法院开百万罚单
小小年纪大大能量 12岁小化妆师为父母建造新房
胡钛同志带队走访慰问我市高层次人才
亚艇赛拿过金牌 宁波一高三学生因体育特长被名校锁定
台风造成我市配网受损 国网淮北供电公司迅速抢险复电
市科技局召开2017年度科技特派员工作座谈会
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把问题解决在当地
市领导走访慰问在景台商
十四论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
东城人力资源分局走访酒店管理学院 洽谈校企合作
南山区领导调研粤海街道企业工会组建情况
查扣鹦鹉蛋近200颗珍稀鸟类567只
田东:推行“一月三抓”强化日常监督
我市将用三个月确保重点改革任务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市发改委积极争取2018年中央投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