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青山环绕,碧水盈盈,白墙黛瓦。路边房前,美人蕉、一丈红正开得烂漫。来到宜都弭水桥村,清澈见底的水渠、整洁漂亮的村庄、成排成行的绿树……一幅河畅、水清、村净、景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呈现在眼前。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4月24日考察我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的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围绕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这一目标,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我市以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点,通过加快推进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两大“民生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一批“投入少、效果好、能复制、可持续”的美丽宜居乡村示范项目,探索出适宜我市乡村振兴发展建设的新路子。
从“命题”到“破题”
乡村振兴“动”起来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党和政府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重新审视农村发展如何“提档升级”的一道时代命题、一项民心工程、一种求实精神。
如果说2017年是这场规模空前战役的开局之年,那么2018年则是名副其实的爬坡之年、关键之年。
令人欣喜的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市住建委牵头,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湖北省美丽宜居乡村示范项目建设方案(试行)》的总要求,宜昌启动新一轮的美丽乡村创建行动,这一行动为我市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出详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全市乡村振兴积极行动起来。
“我们力争通过3年时间,到2020年全市每个县建设5个精品型、20个提升型美丽村庄示范项目,所有村庄达到基础型村庄标准。”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行动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通过集中支持、重点投入、示范引领,建设一批“投入少、效果好、能复制、可持续”的美丽宜居乡村示范项目。
其中,精品型美丽村庄示范项目评价标准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升型美丽村庄示范项目评价标准为:生态优、环境美、建筑特、设施全、支部强、乡风淳;基础型村庄示范项目评价标准为:干净、整洁、卫生。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各个方面,创建活动的推进,必须与农村发展协调推进,面临的工作难度和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作为全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的责任部门,市住建委从严、从高、从细、从实出发。
——强化组织领导。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住建委,负责组织推动、督办检查、考核考评等工作。各县市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和推动区域内各级示范项目建设,强化创建工作指导、综合协调及检查督办。
——强化督办考核。实行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评估相结合,及时掌握示范项目工作动态,并对美丽村庄的创建工作以县为单位进行排名公布。
——强化宣传发动。组织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动“三乡工程”,吸引社会参与支持,共同推进美丽村庄建设。
随着宜都五眼泉弭水桥村、远安鸣凤镇北门村、夷陵区樟村坪镇羊角山村、枝江董市镇曹店村、五峰采花乡栗子坪村、兴山古夫镇深渡河村和点军区点军街办牛扎坪村等7个村进入省级美丽宜居乡村示范项目培育期名单,让农村人居环境“有了看得见的明显改变”,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好评。
从命题到破题,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抬着石头过河”,立足这一全新工作,宜昌乡村振兴正阔步前行。
要“面子”更要“里子”
乡村颜值“靓”起来
“过去习惯把垃圾随手丢在溪里,走过溪边都要捂着鼻子,现在垃圾不乱扔了,溪水也干净了,走到哪儿都觉得舒心。”近日,记者来到宜都市五眼泉弭水桥村,看到村民廖再会正在打扫自家房前屋后,把垃圾倒入村里配备的垃圾桶里,她的屋前就是丑溪。
自2017年起,该村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成立专业保洁队伍,配备垃圾清运车2辆、垃圾桶80个,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在全镇率先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同时,新建三处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达到50吨。
如今,弭水桥村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河水“清”起来,乡村“靓”起来,村民的笑容更灿烂了,日子也过得更舒心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万千农民的期待,同时也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按下了“快进键”。然而,让“垃圾哪里去”“污水怎么流”是整饰村容的重中之重,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为此,我市以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为纲,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扭住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两个龙头,打响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因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妥善处置,既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又对环境造成破坏”,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难题的关键,更是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
2017年,我市大力统筹治理城乡生活污水,加快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为将污水治理从乡镇不断延伸到农村,打通农村治污“最后一公里”。2018年,我市深入探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加快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确保全市新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年底前全部竣工并投入运行。
截至目前,全市县市(含夷陵区)共9个县城均已建设污水处理厂,共计10个。全市(不含县城)共有82个乡镇,其中22个乡镇已建污水处理厂,7个乡镇生活污水拟接入(县)城区污水处理厂,2个乡镇位于主城区范围,辖区污水就近接入附近城区污水处理厂,剩余51个乡镇正在新建污水处理设施中,有9个已完成土建和设备安装工程,42个在建。
此外,我市全面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工作,要求各县市区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前期调研工作,至少确定一个乡镇作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镇。同时,各县市区成立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指挥部,统筹协调,考核督办,并广泛开展乡村生活污水治理宣传,营造乡村污水治理良好氛围。
2015年以来,宜昌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上持续发力,建立了符合地方实际的治理长效机制,带动了全域人居环境的明显改善,为将我市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推向深入,2018年我市启动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三年攻坚行动。
计划新建城市(含县城)垃圾中转站4座,改扩建1座,新增转运能力400吨/日,新增配套车辆6辆;新建乡镇垃圾中转站46座以上,实现每个乡镇有1座中转设施,通过新建、改扩建增加转运能力880吨/日,新增配套车辆76辆。
同时,不断推广农村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经验。采用村民易懂易学的“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分类,建立村民自觉分类、保洁员统一收集、垃圾资源化利用变优质有机肥、再供村民使用的绿色循环模式。并确保每个县(市、区)形成一个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用经验。
预计到2018年年底,宜昌城区垃圾分类试点达到50%以上;夷陵区半数以上的乡镇和80%以上的行政村全覆盖;宜都、枝江、远安、点军区半数以上的乡镇和半数以上的行政村及其他县市区3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
乘风破浪,宜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正义无反顾向着深水区挺进。
有“颜值”更有“内涵”
百姓生活“美”起来
4月18日,以“乡村振兴 花开董市”为主题的第三届月季文化旅游节在枝江市董市镇曹店村浪漫启幕,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观赏游玩,村民纷纷吃上旅游饭。
青山绿水能卖钱,农家景色能生财。
近年来,随着我市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借改善人居环境这股时代的春风,一个个花团锦簇的美丽乡村相继诞生,成为百姓宜居宜业的一方乐土。
从一穷二白,到去年村经济总收入51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8万余元。宜都市五眼泉弭水桥村党总支书记刘大卫感叹:这一切得益于村里人居环境的改善。
随着弭水桥村农村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凭借丑溪峡谷、天然瀑布、千亩花海等优良生态资源,成功引进旅游公司开发九凤谷景区。2017年,九凤谷通过国家4a级景区初评,年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每年为村集体增加50多万元收入。
与此同时,村民们借助景区开业,大力开展农家乐产业。
村民汪德庆在广州打工多年,几年前,父母患重病,他只好回家种地照顾双亲。“单纯种地,日子只能紧巴巴地过。”九凤谷景区开业后,他贷款10万元办起农家乐。记者在农家乐看到,门前搭着遮阳棚,挂着大红灯笼,竹搭雅间、木制桌椅古色古香,屋场周围种满美人蕉、紫荆花。汪德庆笑着说:“最多时一天接待了30桌客人,自家人忙不过来,还请了6个帮工,附近村民养的猪、种的菜供不应求。”
村里贫困户吴圣也和景区签订务工合同,月薪2600元,一家人从此告别贫困。如今,景区直接解决村民就业200多人,周边农户自建农家乐、客栈26家。
村民们个个喜上眉梢,说道:“过去说‘住在丑溪口,山里的姑娘往外走,找个媳妇子家家愁’,现在是‘家住丑溪口,八方宾客这里留,城里的姑娘来哒不想走’。”
围绕“让乡村旅游走上前台,让自然禀赋更富内涵,让增收富农成为现实”这一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农民正积极主动地成为改善农村环境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今天的宜昌,美丽乡村、田园城市、城乡融合正与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一大批农村变成了“景区”,田园变成了“公园”,农产品就地变成了“商品”……
我们深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项事关农民安居乐业、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生态环境的民生工程,一定会让宜昌大地上广袤乡村焕发出无限的活力!
(通讯员 周纯 熊先春 记者 袁满)
春节(外二章)
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与会嘉宾:分享发展机遇 助推国际矿业合作提速
湖口县第四小学组织教师观看《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视频
长虹荣获“陶朱奖”2018年度重点推荐企业
我市大力推进“百家修百厝(祠)”工程
山乡逐梦“绿富美” 大美宜昌入画来
市工商质监局2018年一季度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召开
卖过期果冻赚了2.82元 结果这家超市被罚了3万元
既能读万卷书又能行万里路 洛阳一男士带学生徒步进京途经我市
领导活动
李水华到普宁市练江流域调研督导环保工作
拒绝高息诱惑远离非法集资 有奖举报电话公布
慈余高速公路将于10月15日24时正式通车
黄岩:先谋后动 精准规划引领城市完美转型
孟津县送庄镇“四确保”做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
滕王阁将成为南昌首个、江西省第11个5A级景区(图)
洛阳市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启动
吕寨镇“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湛江港集团科技成果首获三等奖
第三届荷花节来啦~今年大有不同!